语文老师是写作路上的一座座加油站
那些关于写作的故事蜷缩在记忆的一角,每每想起,总令人心头一热。
这些年,为了文字流畅而努力编织成的文章,它们像放在枕边的捕梦网让人安心和惬意。
也正因为如此,我平铺直叙的过去,更像工整的作业一本本完好无损地叠放在抽屉里,无论哪个无聊的下午翻阅,都有迹可循。

1他打开了一扇关于写作的窗
他是一位博学而认真,和蔼又幽默的老师。小故事总是娓娓道来,平淡无奇的句子经他口中说出,都像是润了色的文章。
就是这个如春风化雨般风趣优雅的“小老头”,在我人生最初的作文启蒙中,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那个课表上语文和数学“平分秋色”的年代,晚自习也被语文作文课“无情”的剥夺和占据。
讲到正面描写时,他先是细致入微、不厌其烦的举例。直至后来,单拎出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来作为小作文的主题,要求我们在短时间内随意发挥,并强调一定要自己动笔写起来。
在描述到如何抓住文章题目的重点时,他先给我们讲了个笑话。捧腹大笑的同时,到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
很久以前,有位财主采用猜谜的方式招女婿。“什么东西一红点,什么东西弯如弓,什么东西一般大,什么东西雾气通?”
第一个读书人回答:“太阳出来一点红,初三的月亮弯如弓,天上的星星一般大,地上下雨雾气通。”地主摇摇头,第一个读书人红着脸走了。
第二个读书人说道:“桃树开花一点红,桃树枝子弯如弓,结的桃子一般大,桃叶出时雾气通。”地主摇摇头,第二个读书人用袖子遮面也退了出去。
眼看两个读书人都没有猜出谜题,财主皱着眉头长吁短叹,只见一直没言语,貌不惊人的家里小伙计上前一步,拱手说道:“两个读书人没答上来,不如让我也试试吧。”
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财主的女儿,微微思量了一下,流利地说道:“小姐的嘴唇一点红,小姐的眉毛弯如弓,小姐的两眼一般大,小姐的头发雾气通。”财主女儿笑着拍着手,脸上却又羞得通红。
在这个过程中,同桌都耷拉着脑袋,聚精会神的看着老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老师笑容可掬的回应着我们,并追问道,大家知道为什么其貌不扬的伙计最后却被选上了吗?(注意文中标红字句,不懂的可私信后台)
那天,我明白了在应试教育的作文题里,所有的文章内容都应该是为标题服务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应该紧扣着主题这一环。

在讲到文章的“立意”时,他说道,古代某次考试的考题,要求学生根据《深山埋古寺》来画一幅画。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会画出怎样的一幅画来突显主题呢?
将笔墨用在高大而幽深的“山”上,并且在山顶显眼的地方画一个寺庙,显而易见,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答案。
往往只有那么少部分人,才会另辟蹊径的想出独出心裁,又令人拍案叫绝的立意:有个小和尚沿着很长的、陡峭的山路,来到山下挑水。稀稀落落的山脉,不见古寺却知古寺在深山。
直至答案被揭示,我们才恍然大悟。这样的课堂小故事似乎不胜枚举.
那一年,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我闯入了新奇世界的大门。此刻,眼前闪现的记忆,都像是一段段珍贵的影像纪录片。
然而,也仅仅是想成为那少部分人中的一个,使得我在往后的写作之路上更加努力和刻苦。
2课堂之外,仍能坚持自己所爱
上初二时,智能手机还不是普及,看电视也成了我唯一的乐趣。很快,安徽卫视引入的泰剧成了我的“盘中餐”。我变成一个追剧狂人,在看完一部泰剧后,总觉得不过瘾,于是沉浸下来复述和改编一部部电视剧,乐此不疲。
在自己写的小说封面贴上漂亮的贴纸,并且封皮包装起来,一叠叠,一沓沓的越写越高,显然具有极高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最后,由于同桌偷看我写的“改编泰剧”而被语文老师叫去办公室。
提心吊胆却虚惊一场,意外收获了语文老师的点评和鼓励。那天午后的暖阳,映射在老师脸颊的那一抹温柔,早在悄然不经意间转化成一股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3多年前埋藏的一颗种子,早在后来开了花
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名。高一,语文试卷上抹不去的一个出题人的名字。在心底狠狠地将他的名字念了一遍又一遍——智慧。
时光打着柔光镜头转向高二,我分到了他在教的班上,终于见到了如雷贯耳的“本尊”。
第一次月考语文考了第一名,从此上课时我的点击率总是很高。老师开始注意我,也使得我在学习语文时更加得心应手。
那次是他喊过很多同学回答一个写作手法,最后很无奈地叫我。我漫不经心慢吞吞的吐出“浪漫主义”,每个字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凿出来的。他眼里像是看到一束光,继而微微笑,点头示意我坐下。
直到后来有同学总结出他上课喊我回答问题时的语气,“呃……好……那……,你来回答一下。”望眼欲穿的焦急,又透着“恨铁不成钢”的诙谐。
上高三时,每周会被要求写3篇周记或者摘抄,在别的同学正为抄哪篇美文而纠结的时候,我的原创小作文早已静静地躺在课桌里等组长来收了。一周之中,最期待周记本发下来时鲜红的教师评语,仿佛在和“伟人”攀谈一般,带有“至高无上”的荣誉感。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良师益友般的语文老师不断激励着我:在校刊上发表文章以及尝试向语文教育报投稿。
语文课上,智慧老师念过我的很多作文。认真一点的作文会被当做范文供全班同学参考,以至于在高三那段看起来灰头土脸的日子里,才没有过度压抑和垂头丧气。
当写作变成了习惯,又变成了平凡生活的期许和慰藉,你会发现自己像一头活在森林深处的狗熊,在得到了猎人偶然间遗留下来的蜜罐也会沾沾自喜般得甜蜜。
步履不停,日拱一卒
那些走过的路,遇见过的人,还有读过的书,逐渐定义了我,也正是写作过程和文字本身,教会我关于人生的许多认识。
写作在我看来,慢慢成为可以凿通生命两头的秘密通道,也成为与那些有趣而伟大的灵魂相遇的秘密通道。
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正是这些如启航明灯般散发光芒的语文老师,激起了我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同时也找到属于自己的爱好。
小心翼翼的将这些故事收好,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修饰,却让人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