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漫记 | 千寻、嫫嫫与爱丽丝
从去年《千与千寻》国内首次上映后,就一直想说说这三个小女孩。
千寻,宫崎骏创作的殿堂级角色之一;

爱丽丝,让英国数学家Lewis Carroll一不小心就封神的百年IP;

可能比较低知名度的就是嫫嫫。
嫫嫫,来自半个世纪前的德国,和千寻与爱丽丝一样普通。

说普通是因为,她们仨的来历,都一样路人。
她们都没有任何背景,也不会魔法,大千世界里平平无奇的瘦弱小女孩,比现在的星二代逊色多啦。
不过,她们的事迹,却一样传奇。
千寻,为了救回变成猪的爸妈,从五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女孩变成十项全能,还顺带解救了河神、无脸男、白龙等等等等;

嫫嫫,为了夺回小镇居民被偷走的时间,单排吃鸡和灰先生们单挑,最后大吉大利,和平精英!

爱丽丝,在自己的仙境里漫无目的地闲逛,没打算影响别人,却打动了无数人。

在她们之中,千寻和嫫嫫比起爱丽丝,更成熟一些,毕竟这两个女生承受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恐惧。
就像同是穿过狭小空间,千寻走的隧道比爱丽丝掉的树洞恐怖多了。
千寻的视角↓

爱丽丝的视角↓

掉进那么长的一个黑洞还怡然自得,爱丽丝绝对没有密室恐惧症~
走出来后,千寻和爱丽丝同样来到一个没什么东西的大厅,千寻眼前的景象也比爱丽丝的荒凉多了。
千寻的大厅↓

爱丽丝的大厅↓

在爱丽丝的世界里,陌生意味着新奇、有趣,而在千寻的世界里,陌生意味着不安全,这也是为什么她完全没有探索欲望,不停劝父母离开。

千寻闯入的世界,和嫫嫫比较相似,是纯粹成年人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有工作、金钱,其他都不值一提。
白龙告诉千寻,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工作,不可以叫苦叫累,不可以说想家。

灰先生质问嫫嫫,你能帮你朋友赚更多的钱吗?当然不能,你这是阻碍他们进步!

千寻和嫫嫫,一个来自东方,一个来自西方,可她们面临社会价值观却是相通的——拥有工作以外的生活,可耻!不准!
千寻的敌人汤婆婆操纵人们卖命工作,是让他们忘记自己的名字,任凭摆布。
嫫嫫的敌人灰先生,手段稍微含蓄一点,他美其名曰“时间储蓄银行”,让大家放弃一切兴趣和休闲,专心工作,把省下来的时间存进银行,等几十年退休后享用。
这是他的洗脑话术:
你每星期看一次电影,参加一次歌咏会,两次上饭店就餐,剩下几天的晚上会朋友或者看书,平均每天浪费三小时,如果你早在二十年前开始节约这些时间的话,你早就是富翁了,因为时间就是金钱!

就这样,在千寻和嫫嫫的世界里,人们都按同一个目标和模式度过生命。
看看锅炉爷爷,一平米的桌子就是他的家,没有什么事情是需要离开座位的,一切都简化为为烧水而存在。

就连睡觉也不需要离开位置,眼一睁就可以开工,他有好几张车票,但他自己说,已经几十年没用了。

而嫫嫫住的地方,原本快乐的人们也开始发了疯似地往前赶, 没日没夜地工作,越来越急躁,动不动就不耐烦。

就连嫫嫫最好的朋友季季,职业按照现在来看的话应该是脱口秀主持人吧,为了省时间多赚钱,开始节约想象,讲故事的速度比以前提高N倍,讲到身体被掏空,不得不拿以前的故事注水。
面对这样的世界,千寻和嫫嫫一直在抗争。
嫫嫫的抗争比较直接,因为灰先生们实质就是蚂蟥,靠吸吮别人的时间存活,如果没人节省时间存入银行,他们就会灰飞烟灭。
嫫嫫和灰先生们,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在嫫嫫和灰先生的战斗中,霍拉师傅之于她就如白龙之于千寻。

霍拉是掌管时间的老人,嫫嫫问他:你不能让灰先生偷不到时间吗?
霍拉师傅说:“不,人们如何使用时间得由他们自己决定,他们必须自己守住时间。”
“时间是要靠心灵去体验的,一切没有用心灵体验到的时间都是损失掉的时间……有些人的心脏尽管跳动着,可什么都体验不出来。”

在千寻工作的洗浴中心,如霍拉师傅所说“什么都体验不出来”的社畜比比皆是,势利、自私、拜金。

就连和这些社畜不一样的白龙,也心甘情愿交出自己的名字,为汤婆婆做牛做马。
讽刺的是,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明明都和欲望无关。
千寻露出的第一个笑容,是早晨小煤渣们帮她穿好鞋一蹦一跳道别的时候。

嫫嫫被灰先生污蔑为“偷时间的人”,然而那时候人们总是去找嫫嫫聊天,她明亮的眼睛凝视对方,使人豁然开朗。

这些事情都没有意义,却令人快乐。
在千寻为了救白龙要去找钱婆婆的时候,锅炉爷爷还透露,以前还有返程的列车,现在是有去无回。
是不是因为在汤婆婆这个只有工作和金钱的世界,没什么值得留恋?所以大家离开了就没有回来的念头。

嫫嫫和霍拉师傅第一次见面,霍拉就带她去看时间的发源地。时间的绽放如此美丽,如此缓慢。
是不是最好的一切,都是从容不迫的?所以心急的人们看不见。

千寻他们来到钱婆婆的世界,发现这里的一切也是从容不迫的。
慢慢地走路去目的地,慢慢喝茶吃蛋糕,慢慢说话……

虽说汤婆婆和钱婆婆是孪生姐妹,价值观却南辕北辙。
汤婆婆是教训别人不工作就连命都没有,像被枪怼住后背那样干活;

钱婆婆则喜欢自己来,亲自倒茶,亲自织毛线,不紧不慢,开心就好~


在钱婆婆这里度过的夜晚,千寻的感受和嫫嫫的想法也许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工作的意义,是让自己快乐。
如果你在工作中感觉不到快乐,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千寻解开了这个难题,她记起自己的名字和白龙的名字,摆脱汤婆婆的剥削契约,远离不爱的工作。

嫫嫫也解开了这个难题,她和灰先生殊死搏斗,让时间走向正轨,人们不再为了欲望和金钱去工作。

内心充满宁静和希望,是千寻和嫫嫫的最终形态。
这其实已经超越了普通小女孩的心智,足以让她们在成人世界屹立不倒。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觉得《千与千寻》不是给小孩看,为什么《嫫嫫》的作者米切尔・恩德会说:“忘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人也就忘记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倘若我们不能经常作心路之旅去找到这种价值,那我们就真正迷失了。”
如果说嫫嫫代表神性,千寻代表成长,那么爱丽丝就是天真无畏的代表。

虽然都是小女孩,爱丽丝和另两位无论是性格还是行为,都截然不同。
千寻穿越的是成年人的残酷世界,嫫嫫到来的小镇,也是属于成年人的世界,只有爱丽丝穿越的是个纯粹的奇幻世界,在那里她的人身安全不会受到真实的威胁。
当嫫嫫问霍拉师傅,刚刚看见的美妙仙境是哪里时,霍拉师傅说:是在你自己的心里。
爱丽丝所处的美妙仙境,也是在她自己的心里。
和千寻、嫫嫫不一样,爱丽丝生来心口一个“勇”,完全不会瞻前顾后。
在她的世界,连食物都简单粗暴,直接就是“喝我”和“吃我”。

爱丽丝一直一个人横冲直撞,却丝毫没有千寻、嫫嫫身上的孤独感。
当千寻干完一天的工作面对大海时,她是心情低落的。

当嫫嫫独自站在广场上时,她感到彻骨的孤独。

而爱丽丝丝毫不挂念自己的爸爸妈妈,也不担心自己会不会回不去原来的世界,从她掉进树洞那一刻起,她就各种给自己打劲、对话,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精分”。
就算沮丧,也哭得特别有喜感——
“别哭啦,哭成这样也没用,我劝你立刻停下来!”她边哭还能边训斥自己(手动点赞!)
千寻和嫫嫫在世界上的生存动机非常强烈,千寻是要拯救自己的父母,嫫嫫是要拯救小镇上的朋友,和她们相比,爱丽丝简直就是度假,在仙境里走一步算一步就罢了,她的注意力还很快被眼前的事物分散。
先是追兔子,掉进树洞里,然后听老鼠讲故事,和小鸟们一起热身赛跑,兔子转眼被抛到脑后。
这举动和成年人信奉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高效运作”,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爱丽丝在仙境里做的一切事情,其实都算浪费时间。她的想法很随机,也没有某个目的地非去不可。
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对话发生在爱丽丝和柴郡猫之间:
爱丽丝:能不能请你告诉我,接下来我该往哪里走?
猫:那得看你想去哪里了。
爱丽丝:我没有一定要去哪里……
猫:那你走哪条路都无所谓。
爱丽丝:……只要我能到得了某个地方。
猫:只要你走得足够久,总会走到某个地方。

这对成年人来说,简直不可理喻。
难怪在爱丽丝的仙境里,成年人讲话都很难听,也不讨人喜欢。
就像大谈教育意义的公爵夫人,动不动就说:“这件事的教育意义在于……”,你说烦不烦~
她还说:“你知道的事情并不多,这是事实。”
烦死人啦!!!!!
另一个红桃皇后,平均3分钟吼一次:“砍掉TA的头!”
无论遇到什么麻烦,红桃皇后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砍掉TA的头!”这是不是像极了现在没耐心的成年人。

爱丽丝仙境里的成年人,和嫫嫫世界里的灰先生,对待时间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没有耐心。
仙境里的时间发疯了,因为红桃皇后在一场音乐会上还没听完疯帽子的歌,就大吼:“他在浪费时间!砍掉他的头!”
从那以后,不管疯帽子和时间说什么,时间都不理会了,永远停留在午茶时间。
这就引出爱丽丝仙境最著名的一个情节——与疯帽子的下午茶。

爱丽丝对疯帽子说:“我觉得你们应该好好利用时间,别把它浪费在问这些没有答案的谜语上。”
疯帽子:“我敢说,你从来没有跟时间说过话。”
爱丽丝:“也许没有,但我知道上音乐课的时候得按着时间打拍子。”
疯帽子:“啊,那就难怪了,时间可受不了被人按着打。你要是能跟他维持良好的关系,你想要时钟怎么走,他都会照办的。”
对待时间的真谛,就这样和嫫嫫遇到的霍拉师傅不谋而合——从容度过的时间,才是最好的时间。
这也意味着每个人都没有义务扭曲自己的天性,去达成那些所谓的目标。
只可惜,现在还是好多人不明白~
爱丽丝仙境最高潮部分在红桃皇后的出场,伴随着故事情节发展,爱丽丝和皇后的冲突愈演愈烈。

一开始,所有人都匍匐在地上恭迎国王和王后经过,只有爱丽丝站着,她心想:“要是大家都面朝下趴在地上,什么都看不见,那要游行干嘛?”
红桃皇后问把白玫瑰刷成红色的三张纸牌园丁:“这些人是谁?”
所有人都战战兢兢,只有爱丽丝直接说:“我怎么知道?这又不关我的事。”
到最后那场莫名其妙的开庭,红桃皇后亲自下场和爱丽丝互撕:
红桃皇后:“先宣判,再裁决!”
爱丽丝:“莫名其妙,哪有先宣判后裁决的道理!”
红桃皇后:“你住嘴!”
爱丽丝:“凭什么!”
红桃皇后:“砍掉她的头!”
爱丽丝:“谁怕你们?你们不过是一副纸牌罢了!”
看到这里,开始明白爱丽丝的魅力,这个小女孩有股无论在什么年纪都需要的勇气,那就是——
遇到不合理的事,要大声说出来,别被“权威”吓倒,他们只是一副纸牌罢了。
爱丽丝还有股天生的乐观精神,属于孩子最原始、最纯真的冲动。
回顾她在仙境漫游的所有时间里,无论遇到谁,去什么地方,全都败兴而归。
但即使这个世界如此荒谬,她依旧用充满乐趣的眼光去期盼。
用爱丽丝小姐的原话,就是:“不过……不过……你知道吗?这种生活还蛮奇特的!我真的很好奇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千寻、嫫嫫和爱丽丝,一个10多岁,一个50岁,一个100多岁。
但纵使年龄差距、地域相隔如此之大,她们身上依然有许多相同之处。
这是不是说明,人类渴盼的,其实一直没变。
依然在渴盼乐观,
依然在渴盼无所畏惧,
依然在渴盼天真,
依然在渴盼毫无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