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是一部犯罪作品。
之前写过洛丽塔的影评,写完却觉得太过平和很不满意。只因当时没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经过点拨才恍然大悟,那就是
——【就算用美的任何形式包装地再动人无比,罪恶的本质都不会改变。】
罪恶就是罪恶。
被大多数影评和支持者们膈应恶心到吐,想不到“艺术的巧言令色”居然还能迷惑这么多的眼睛!
电影少了更多细节和美化犯罪者,而小说后面已经很明显了:
“很有可能,在那极为幼稚的陈词滥调背后,她心中还有一个花园,一道曙光,一座宫殿的大门——朦胧可爱的一切区域。”
“ 就连最悲惨痛苦的家庭生活也比乱伦的乌七八糟的生活要好”,
“她的朋友有一个小弟弟,一个刚生下来不久的小妹妹,一个家,两条龇牙咧嘴的狗,而洛丽塔什么都没有。”
还有更多,洛丽塔装作不经意提起母亲是否爱她,得的却是冷漠的对待。她对死亡的畏惧是“死亡就只能靠自己一个人了”,等等。这些不该是她这种年纪应有的,全是亨的“赐予”。
“永远指望一个杀人犯写出一手好作品”,由此奠定基调,这整本书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洛丽塔,是一部犯罪作品。
如果现实中一个女孩,对她有想法才和她母亲结婚的继父,不是再恶心不过的动机吗。
又导致她母亲死亡变成孤儿,这不是一条人命吗。
掌控了她的生活,与未成年发生性关系,这难道不是令人不齿的,该吃牢饭的?
一个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和一个丧母的未成年少女,谁才有主导权,是谁真正没得选择,谁又掌握了谁的人生,对于一个发育正常的大脑,我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
因为这只是一部小说,还是第一人称的小说,所以读者能得知的这个骗局的真相“你却毁了我的人生”,在表达形式上也只能从亨嘴里说出来。
现实中的洛丽塔,她的血和泪又能凭哪张“上帝视角”的嘴说得出来?
(要知道,她不过毁了一生,他可是失去了他宝贵的爱情啊。)
也真是醉了。如果洛丽塔是配不上这份恋童癖高贵“爱情”,你们大可以代入自己试试要不要这种人生。
再次强调,这是一个虚构作品。创作应该永远自由。
但某些看客的心理实在让人恶心,以及过于歪曲。
我只知道这种人在现实看到真正的受害者,也会只会成为加害者的一份子。
虚伪,冷酷,和令人作呕。
我们大可以欣赏美,但永远不要摒弃正确的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