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看57本· 这6本还行
2019年打卡57本。 选六本还可以的推荐下:
第一本:《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这本是19年7月份看的,因为是纪实类,看之前心存敬畏,但还是被震惊。 第一章简直恐怖,像极了黑暗魔法中嗜血的毒瘤稍一抬手不经意间的辗转停留所有人都被吸附无力回天。紧接着以追根溯源、以猴子发病史实的时间线一一讲述,世界各地的发病交汇,最后又回到那个神秘莫测的奇塔姆洞,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收尾。整体还算完整,埃博拉最可怕的是仍一直是个未解之谜。因此见识了无公害的自然届却又暗藏杀机的一面。艾滋病在埃博拉面前简直小巫见大巫,埃博拉凶残的感染速度与发病症状都超乎人类反应。 另外关于病毒,当宿主死去对病毒来说并非同归于尽,而仅仅是过河拆桥,病毒因此占据了上风。这也就是目前新冠病毒肆虐,虽然已经死去很多患者,但是病毒一直在,病毒会过河拆桥,继续寻找新的有力量的可攀附的宿主。 有数据统计,一亿个病毒才能覆盖字母i上的圆点。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运气,不是每个人都有,医护工作者就像最接近猴子和小白鼠的第三实验源,与死神赛跑。面对自然,仅仅靠征服还远远不够。
第二本:《上帝怀中的羔羊》
看这本书的时候,是清明时节,那时我外婆刚刚过世。我大病一场,卧床三天打开了这本上帝视角的书籍。这本书实在是太曲折了!开始看有《百年孤独》的缩影,写法语句很像,后面发现简直是一部家庭成员几经生死的历史大长河。由于对故事背景不是很了解,导致这一小撮人为什么这么孤苦孤独的生活不是很理解。但在外婆过世心情悲痛的逃避中,这本大多场面描写生离死别,各种沧桑的书籍反而让我的悲痛找到出口。特别是女主,简直是生育机器,39岁之前一共给第一任丈夫生了14个子女,后来死的死病的病,没剩下几个,难道那时候的人不知道孩子生多了反而养不活而且质量不好,还给自己徒增伤感,好在遇到第二任丈夫时,男50女42,才只生了一个,可怕。其实想想里阿斯的结局也还可以,年轻还没吃过什么苦,大部分按照自己心意来活,但没有经历一次生死离别也算上天眷顾,让他少去了几分痛感,但一个人客死他乡也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吧。
第三本:《无缘社会》
这本书看完很丧,但确实是一个我们这一代不久的将来会面对的问题。是日本NHK特别节目组一直记录的专题,从那些无家可归、无人认领、甚至病死家中无人知晓的尸体反推找线索,每个人物都非常真实,可以想见镜头背后的无力感,所以很丧。交通通讯方式的便捷看似让人们的距离变得更近,但可能心的距离却在逐渐拉远。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圈子变窄、老龄化加快,时间变得越来越宝贵之后,那些原本需要与家人一起消磨的慢时光彷佛也不见了踪影,只盼我们老的时候,国家对老龄人口的规划性建设以及制度都更加完善。
第四本:《黑箱:日本之耻》
读完本书充斥着对作者难言的痛楚以及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情绪回应性侵的复杂矛盾。关于性侵,想说几句,女孩子从小不应再被教育的“你要乖”“你要温柔”“不要叛逆”等,像个小绵羊,更应该拥有自己的野性难驯,遇事不是一味的接纳而是先质疑再试图接纳,要有反抗疑惑的抵制,让男孩子在源头就不敢接近,不敢选择“你”下手。作为父母,教会自己女儿这些,是一种能力。参考最近看的一部电影《完美陌生人》,里面有一段父亲对女儿即将外出过夜征询他意见的对话,堪称教科书式的性教育普及,有养女儿的真的建议去看看。
第五本:《美国陷阱》
很美国,很老大哥。现实版的“权力与游戏”,“世界霸凌”。面对美国霸权主义自诩“世界警察”这个角色,利用这个大帽子维持“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世界霸凌。欧洲一些工业巨头也不能幸免,不能脱离美国管控,如果任由下去,将是无止境的黑洞,世界还有什么秩序可言?!只望自己的国家强大,大到足以对这种欺辱说不。作者是个有血有肉坚强的人,在他身上看到一个私企高管的优秀品质,坚韧、顽强、不屈服。
第六本:《青面鱼》
认识了一个新词“打工文学”。本书作者被称为“打工文学”第三代代表…果然要想走稳还是要靠那一阵“腰封”里的双引号特定名词标签。说回本书,六篇中篇我竟都很喜欢,全部实打实的日常生活中那些细碎事,又很有别样的意味,读起来有《一点一横长》《呼兰河传》的娓娓道来徐缓而行的味道。好评。本来只想推荐五本,这本作为80后作家的短篇,我觉得还是应该鼓励一下。毕竟过了韩寒郭敬明后,还在码字的人更难出头也是事实。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