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2 人格心理学(1)

第一章 什么是人格
这一章以911事件发生之后的一段时间,每个人对事件的独特应对方式和情绪变化都会有差异。人与人直接的这些差别就是本书讨论的焦点,它们就是我们称为“人格”的一部分。
一、人与环境
人的行为 = 情景 + 人格
但人格心理学家对环境和情景不敢兴趣,人格研究者所考察的许多问题涉及某种类型的人在特定情景中会怎么做。
二、什么是人格
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自身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
1. 稳定的行为方式:说的是人格是稳定的,可以跨时间跨情景地审查这些稳定的行为方式,即承认人格的稳定性。
2. 内部过程:区别于人于人之间的交际过程,内部过程指人内心发生、影响者人怎样行动、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三、人格的六个流派
人格理论家和研究者提出的基本问题: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部心理过程的产生根源是什么?人格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做出回答,在过去一个多世纪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人格理论,本书将介绍人格的六个流派。
1. 精神分析流派
2. 特质流派
3. 生物学流派
4. 人本主义流派
5.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
6. 认知流派
问题1: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格理论?作者已盲人摸象为例,每个流派都查明并验证了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精神分析流派认为人的无意识心理对他们的行为方式的差异影响很大;特质流派认为人是处在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的连续体上的某个位置上;生物学流派的心理学家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人本主义流派认为人的责任感和自我接纳感是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行为主义/社会主义流派把稳定的行为方式说成是条件反射和期望的结果;认知流派则用人加工信息的方式来解释行为的差异。
问题2: 能否把六个流派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人格的全面的解释?遗憾的是不是,很多时候,不同流派做出的解释是完全不相容的。
示例:人格研究怎样对攻击和抑郁的原因的解释;
例1: 攻击性,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比别人更富有攻击性?
这对个问题,人格的所有六个流派都至少给出的一种答案。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对攻击性的解释是:每个人都具有一种无意识的死的本能,就是说,人具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无意识愿望。但是,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不会伤害自己的,所以这种自我毁灭的冲动就会无意识的转向外面,以攻击别人的方式表达出来。另一些精神分析学家解释说,当人有达到自己目标的行为受阻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一个处于巨大挫折体验中的人,例如,在实现自己的目标屡屡受挫的人,就可能出现比较持久的攻击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攻击行为的真正原因。
特质流派的人格理论学家看重攻击行为的个体差异和稳定性。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在小学时被确定为攻击性强的人,后来变成了爱攻击的成人,那些喜欢推撞同学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常出现虐待配偶和暴力犯罪型剋。
生物学流派的人格学家也对攻击行为的稳定性感兴趣。他们认为,遗传素质是攻击行为稳定性的原因之一。另一些心理学家从进化论的角度解释攻击性,例如,男性比女性攻击性强可以这样解释,男性天生具有一种控制竞争对手的需要,以保全自己并将他的基因传递下去。
人本主义流派的人格心理学家以另外一种方式来解释攻击性,他们不承认有些人生来就具有攻击性。他们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如果能在富足和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所有人都能成为乐观和善的成人。当某些因素妨碍了这种自然的成长过程时,就会出现问题。爱打架的孩子往往来自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家庭。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在很多地方与人本主义理论不同。行为主义者认为,人们像是学习其他行为一样,是学会攻击行为的。解释行为的关键在于,得到的好处的行为就会重复出现。
认知心理学家从另一个角度探索攻击行为问题。他们探索的焦点是富于攻击性的人是怎样加工信息的。环境中的一些特殊情节,如对枪支和打斗的想象,往往会引起攻击性思维于情绪。
回到问题,为什么有些人比别人更富有攻击性,六个流派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哪一个是对的?不知道,有多种可能。但每个流派对我们自己来理解攻击行为都有一定的帮助。
例2:抑郁
抑郁:感觉有点忧郁的日子、经历悲伤、对什么事情对不感兴趣也不想做。大多数人都有心境、心情和精力的变化,但似乎有些人比别人更容易忧郁。抑郁是什么造成的?
在精神分析流派的奠基者弗洛伊德看来,抑郁是一种转向内心的愤怒。出在抑郁中的人存在一种无意识的愤怒和敌意感。例如,他们可能想向家人大打出手。但一个正常人就不会有这种感觉。精神分析还认为,每个人在有内在的、阻止人表现出敌意的社会标准和价值观念。因此,这些愤怒感就会转向内心,人就会“向自己出气”。用精神分析来解释,这是一种无意识水平的表现。
特质理论家重在查明哪些人容易抑郁。发现,一个人当前的一般情绪水平是预测他今后情绪的好指标。
生物学流派拿出这个抑郁稳定性的证据争辩说,有些人可能生而具有对抑郁的敏感素质。生来就具有这种脆弱性的人比一般人更可能在面临压力生活事件时做出抑郁反应。有这种遗传倾向的一些人在生活中会经常体验到忧郁心境。
人本主义用自尊来解释抑郁。就是说,经常抑郁的人,是那些不能建立良好自我价值感的人。人的自尊心是在生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本主义的治疗专家在为抑郁患者治疗时,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他们接纳自己,甚至接纳自己的错误和弱点。
行为主义/社长学习流派考察导致抑郁的学习经验类型。认为,抑郁是由于生活中缺乏积极强化物。也就是说,你觉得没意思,不想做事,是因为你没有看到生活中有什么值得做的事情。
一些认知流派的人格心理学家也接纳了这种解释,认为,人是否抑郁,取决于他们如果解释自己控制环境的这种无能。
关于中两个例子还有一个问题,但出解释不同想象时,不必把自己划为同一个人格流派。
四、人格与文化
承认文化对理解人格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书介绍的多数理论和研究是基于对个体文化的观察,不同文化直接可能有差异。
五、人格:理论、应用、评价和研究
后续对各个流派介绍时,会先讲
1. 理论,理论主要是指如果描述人格,解释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发挥作用影响人的行为的。
2. 应用:心理学家不满足于理论,应用则包括心理治疗、教育和职业等。
3. 评价:指心理学家必须找到测量他们研究和使用人格构建的方法,如人格的自我测试等。
4. 相关研究: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深入考察问题后,提出理论,引发研究,研究结果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