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拼多多抗争的那些日子
没想到第一篇日记是写给拼多多?
我是个跟不上现代科技的人,很多新鲜事物我都闻所未闻。不刷抖音不玩微博,并没有因此而变得低级或高级,只是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坚守某种理想主义。
有一次和发小吃饭,她无意中带过的词于我都很新鲜,我那时甚至连社畜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包括现在的氪,淦等等,我感觉自己面对这些新鲜的词汇好像个外星人。有朋友说和我聊天就像在考古,有时候我也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些太执拗,应该去主动接触一些东西。后来,我看了新一期的《十三邀》,是许知远对话薇娅。其中有一段对话我记得很清楚,
薇娅:您对这些新鲜事物(指直播和短视频等)都不感兴趣吗?
许知远: 我看过也了解过这些东西。其实我觉得这些东西并不新鲜,有时候流行不一定是新鲜,也可能是陈旧。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另类,不懂流行的人也不叫怪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而我尊重每一个个体。
以上都是东拉西扯的废话。
说到拼多多,其实我并不厌恶这个软件,我只是厌恶这个软件带来的现象。最让我恶心的活动不是“帮我砍一刀”,而是助力提现。大概的流程就是把链接推给好友,好友下载这个软件然后你就能多一笔助力金,达到一定金额就可以提现。一个耗时耗力耗关系的活动,却成为了一个流行趋势,好像“不帮不是中国人”? 真正的导火索是今天下午我妹妹给我发的一条信息:


她受到朋友的蛊惑,也开始想着提现了。我瞬间暴怒,不是对我妹妹,而是对整个事件的愤怒。未成年人在心智未成熟的情况下遇到这样形似薅羊毛却在扭曲价值观的情况,他们都是受害者。当朋友圈里微信群里到处充斥着这样的潮流时,我们难道不应该反思吗?为了一两百块而放下自己的面子,跪舔朋友亲人甚至陌生人求助力时,我们难道不应该羞愧吗?到最后提现失败把矛头指向拼多多,在朋友圈里破口大骂时,我们丢失了自我。
有人说我言重了,但我始终以为这样的毒害才是最强力的,让人潜移默化的改变自己。尤其是大学生,在这个群体中,我们必须坚守自己的个性与人格。我们的精神世界不应该止于此。
娱乐至死吗?至于也不至于,这全在于人的意志。拼多多无疑是个聪明的公司,他利用了群体的心理,做最盈利的活动,看人性最大的笑话。古斯塔夫.勒庞说过:“群体无疑总是无意识的,但就在这种无意识中间,隐藏着它力量强大的秘密。” 在此事上,群体的强大力量显露了出来。
我从来不会认为和我不同的人是异类,也不会恶意诋毁流行的事物。微博知乎豆瓣和短视频上有益的事物不在少数,我只希望大家合理利用这些软件。永远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千万要看到事件背后的本质。在进行类似拼多多这些活动的时候,你得到了什么,又付出了什么,值得吗?这是需要拿出勇气与理性来问一问自己的。尤其不要把未成年人带偏了轨道,什么样的价值观是这个社会需要的,什么样的精神世界是自己需要的,我们应该思考。
在与拼多多对抗的这些日子,我印证了这句话:真理并不会与人数上的优势携手同行。
以上,欢迎来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