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见未来(二)
如何窥望未来,这里说的是未来的自己。我之前觉得人看见比自己年长的人。觉得想要成为Ta那样的人。即使我们成为不了他们那样的人。但也能对未来的“自己”(自己的样子)窥见几分。
我很喜欢这个标题,就和古装剧在窗户纸上破个小洞,偷看里面发生的事。对于未来,窥见(这里窥见其实等同于预测的意思)。假如未来是一片白茫茫的东西(我脑中的画面便是如此)。我们好像在用个老式的单筒望远镜。只能窥见镜中的那么一点点,却看不到镜头外未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隔了半年,我现在看到很多人身上有着自己的影子,或者能感受,理解,体会到当时他们的心情。
有时候郁郁不得志,心中苦闷。就想起了李白。比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朴树的歌中“比如《妈妈,我》的歌词,这歌词写的太贴合自己的内心了,看了下专辑的发行时间。也就二十三四出头的样子。尽管过了一代人,可是年轻人想的还是那些事。又例如《中国合伙人》的孟晓俊“
A:追赶。 B:理想。 C:冲动。 D:自由。 E:怀疑。 F:霸蛮。 G:孤单。 H:渴望真诚。 孟晓骏:成东青,你认为呢? 成东青:红旗不倒。 众人哄笑…… 孟晓骏: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这儿,我们谈了太多思潮、主义、方法。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想找到一个现成的答案,我们都希望有人能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生活。其实呢,没有人能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生活。生活是自己的,我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应该由自己来回答。所以我认为,我们这一代人最重要的是改变,改变身边每一个人,改变身边每件事情。唯一不变的就是此时此刻的勇气,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将改变世界。”
真的,即使时代更迭。我们总能从过去的人身上看到自己现在的影子。那么我们仔细想想,进行下倒推。他们最后怎么样了?他们最后怎么样了?那么未来的我们会怎么样呢?
上面都是些有名有姓的人,讲个笑话“游的好的人都先沉下去了”。沉下去的人呢?我们能看到他们的发声吗?不能。更不敢说那些死去了人了。
在快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当时在思考生命的意义,活着是为了什么?
这个世界,文人用他们的笔,去阐述着这个世界,科学见用他们的理论去描述这个世界。哲学家用他们的思想去概念这个世界。我们总想用各种方法,方式去解释这个世界。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
我现在觉得生命是没有一丝意义的,我们只是在给它赋予意义。
我为什么要说这些,我想为那些早早离开这个世界发声。(汪峰早期有些很负面情绪的歌,我觉得太过消极,难以见世吧。这个世界有多少快乐,就有多少苦痛。“可能只有苟活的人才有发言权吧”哈哈,可我们总能清醒记住“死去的时刻”)
在看《活着》的时候我觉得这主人公后面都活成那样了。痛苦,如果回首我们的一生,痛苦是多于快乐的呢? 那活着真的只有“活着”本身了。(在写下这些文字时,我想活着的主人公,年轻时候还是活得挺快乐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相抵了吧)
说回标题,现在是2020年。朴树发了新专辑。原来二十多岁的我们到了四十多岁会变成这个样子。歌词中的字眼”无奈,颓废,热血,寂寞,天真,洒脱“骨子里还是那些东西,至于少了什么,多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恐怕只有当事人”冷暖自知“吧。
今天促使我写下这篇文字的是动力是,我今天见到一个人,在我满头苦恼中,就出现了,真他妈神奇。就神奇这两个字能形容。”意外总是那么有意思“。给我一通操作,干了什么并不重要。重点是他过来干了。假如这世界上真的存在平行空间,那么在未来某一个我或许就是那般模样。我在他身上”窥见“了自己。我爱未知!未知,未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