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纽约,冷,晴
今天气温偏低,但阳光明媚。下午家里三位龚先生出门骑车,我带爸妈去附近散步、远观豪宅。因为病毒肆虐,大家都不出远门,路上车特别少,原本便静谧的市郊住宅区如今更是安静无比。我们在路上不时遇到出来散步、跑步、骑车的人,大家都远远打个招呼,或是微笑点头致意。我对自己说,现在这样的时候,人和人不能靠得太近,更是要向每个路遇的人灿烂地微笑、大声地问好。越是感到害怕的时候越是要散发温暖的信号,日子才不会那么难熬。
上两周工作特别忙碌。疫情之下,市场跌宕不已,美廉署把利率降到接近零,手握现金的银行和基金公司还是谨慎再谨慎,不敢随意放出资金。我工作上忙成一锅粥 -- 有些原本时间线更长的deal突然要在几天内完成,因为谁也不知道多过一天投资者还会不会投入股本,银行还会不会放出贷款;有些日日进行的常规交易突然需要重新考虑,非常时期,每个人、每家企业、每项资产都要被重新评估,而什么交易能停什么交易应继续,其间涉及的各种法律风险的考量让整个部门忙得马不停蹄。不知道这样的忙碌是会继续下去,还是会因为大市的进一步变冷而渐渐消减。我也只能阿Q地想,有的忙是好事,可以闲下来,也是好事。
国内疫情渐受控制,美国疫情日趋严重,情势日新月异之下,不变的是中美两国政府间互相的敌意。这边厢外交部发言人在没有任何可靠凭据的情况下抛出新冠可能是美国军人传入武汉的挑衅言论,那边厢美国总统报复性地用起了“中国病毒”一词。有人说“中国病毒”并没有歧视意味,早年的许多大流行病,包括西班牙流感、中东呼吸综合症都以地域命名。然而存在并非即合理,当美国总统选择用“中国病毒”这个词来反击中国政府的不实言论时,他的行为恰恰演示了污名化的存在。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发布了对传染病命名的新指导规则,希望科学家在命名疾病时尽量不要将地域、国家、人民、文化、职业等名词包括在疾病名称内,避免对特定地区和人群的负面影响。作为一个对用语和称谓非常敏感的人,我始终认为语言和表述有巨大的力量,没有任何一个称谓会“仅仅是一个称谓”。所谓政治正确和谨言慎行有时看来矫枉过正,但大多数情况下确然保护了许多弱势群体,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而国内,武汉的方舱医院纷纷关闭,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受到了全国人民最真挚的感谢和应得的礼遇。李文亮君一事的调查亦有了结果,某个小小的派出所替整个制度背了天大的一口锅。但是我们不会忘记,很多很多人不会忘记,曾有一个年轻的、鲜活的、普通的生命这样地离去。千万不要忘记。
世道纷乱,乌云却依然镶着银边。我和龚同学每日在家工作,家里两个小神兽也在家混了快两个星期,家人相处的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外婆每天教小朋友读中文做数学,外公每天变着花样做菜。孩子们虽然总是听见大人说病毒病毒病毒,洗手洗手洗手,但是每日不用上学在家里晃荡,爸爸妈妈又天天在家,他们自然是很开心的。不少亲戚朋友说要给我们寄口罩(和厕纸!),父母在国内的朋友也是日日对他们关心慰问。我总觉得身边的人大多善良友爱,可又觉得这世上有许多丑恶仇恨,这到底是因为人以类聚(我自认善良正直),还是因为地理、文化、信息的隔阂造成了太多不必存在的仇恨和敌视。我不太确定答案。然而我确定的是,无论是新冠病毒,还是全球气候变化,这些影响到每一个普通人生活的问题绝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解决或是将它挡在门外的。希望疫情受控后随之而来的不是退全球化,不是民族主义的愈加盛行。其实人类是多么渺小,生命是如此偶然,面对自然的考验,也许要拼尽全人类的智慧和力气。如果有一日人类从这星球上消失,希望那不是因为我们自身的愚蠢和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