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失利—审视自己 重新开始
似乎偶尔闲下来的时光才会显得弥足珍贵,当然,我说的“闲”不仅仅是指有时间,更多的是真正的放空自己去缓慢、去安静的思考。
从2月10号公布成绩到现在,最开始的难以接受和深度的自我怀疑,然后到现在的慢慢接受。虽然偶尔想起来还是觉得难过无比,但这次KY我学会了认清自己、接受自己。
我是一个从小就比较高傲的女孩,很多事情都不太需要家长去担心。我会认真的上课,成绩不是拔尖,但也不差,偶尔也因成绩得到了许多表扬;我会认真的做家务,打扫、做菜似乎也是无师自通,其实现在想想也是照猫画虎罢了…大人们对自己的评价最多的就是懂事,而我也心安理得接受。
所以,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凡事不让人操心,有主见的女孩子,追求的也就是只要努力,便一定就会得到。
可正是这些高估自己的评价,害了自己。盲目的自信,最后也就会一败涂地。
大学进了一所普通的二本学校,真的是很差很差的二本,所以偶尔的努力便会认为是“学霸”。大学期间,成绩中上等水平,考啥也是过啥。因为圈子本身水平都在那,所以导致自己成了“佼佼者”,有时候,自己也会这样认为。哈哈,现在想想真是可笑至极
于是,在大三考研的时候,带着满腔的信心报了一所东部地区的211,我的学校和专业其实非常不好,很多同学都是浑水摸鱼了过去。我那一届的考生,似乎就是我报的最高,大家都不敢冒险。老师认为我能行,同学觉得我一定考上。所有铺天盖地的赞美,迷失了我自己…
最后,我失败了。我的同学兼研友们求稳都考上了,你知道那种心情吗?内心仿佛被巨大的石头压得喘不过气来,出成绩后的一个星期我几乎每天都在哭,很多来问我成绩的人,我都极度厌恶,觉得他们就是来揭我伤疤,故意来嘲笑我的人,我不想回复。
在那一个多星期来,我想了很多。过于盲目乐观,所以备考心态很好,但其实知识并没有吸收进去,按部就班仿佛机械的去看书、背书、做题,其实脑子还是在原地不动,没有丝毫变化。学习方法包括理解力,其实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就是一直以来的盲目自信,让我忽略了这些潜在的缺点。考研并不是像大学考试、考证一样,只要你背背、做点题,就轻而易举的过了,它需要的是高度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考力,而这些,恰恰是我欠缺的。
我很不甘心,我还要继续考。很多人说,考研这件事只要你决定了之后,它就会成为内心的一颗种子,不断地提醒着你…我这次没有成功,所以,只要一想起来,都会隐隐作痛。
因疫情被困在家里等我这段日子,考研失利带给自己的打击,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你永远不知道外面比你优秀的人有多少。而停滞不前、不思进取,只有无尽的退步。
或许,这次的失败也恰恰是一件好事,它提醒了自己,也重新定位了自己。只要认清自己,才能更好的前进。
所以永远不要相信那些网上一个月三个月或者高分上岸211985的考生,你永远不知道他们背后有多么努力。而且每个人的学习能力、自律性都不同,单单去看他们的高分经验贴,就觉得自己也能考上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你要认真的衡量自己的能力,自己是否愿意考研,是否愿意承担失败的后果等,为了一时的热血,冒然险报,可能会和我有一样的结果。辛辛苦苦的一年努力,就这样付诸东流了,真的很痛苦。
当然,我不会放弃,还是那个学校那个专业。换高不敢,换低不甘心。如果再次失败,可能就会真正地接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