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皮囊》感(一)
第 一次知道《皮囊》这本书是在初二,2016年,我知道得比较晚;在书店的一角看到后,我端详了下外表,那时候囊中羞涩,我没有买下它,但我记下了它的名字。回到家中上网搜查,略看了一些对于这本书的书评,了解作者背景。当我得知作者和我来自同一座小城市,同系闽南人,我对此书的兴趣更加浓重了,我想:我一定要好好欣赏一番。 首先,我目前还没有把它看完,我每看完一章后,觉得心情沉重,所以我看得断断续续。我就说说我比较颇有感触的章节吧。 作为一个闽南子女,文章里的母亲非要建房的执着、坚持,我太能理解了。我在里面看到了我妈的影子,我们是普通家庭,我是独生子女,我妈即使负债,她也非要买房;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对于她们来说,也象征着一个完整的家,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港湾。也许,中国人对“家”的执念就是这么的根深蒂固吧。住着自己打拼多年得来的房子,一家人平平安安过日子,之前的苦、累都是值得的;不知道是为什么,在我们闽南老一辈人眼里,好像有自己有房别人会更加尊重你的感觉,而那些多年来都没有房的人都被归类为没有本事的人;我作为一个没有什么物欲的人,实在也不理解其中原因。如果以后我买不起房子,那我可能也会被归为没有本事的人了吧,哈哈哈哈哈哈,太搞了! 如果有看过此书的人,应该对“张美丽”这个女人很有印象吧!我怎么觉得电视剧也好,小说也好,现实生活也罢,总有那么几个身上自带光环的人物形象,我们这个不知名二十八线小城镇也有一些传奇色彩人物。大家一传十,十传百,纷纷扬扬,添油加醋,让他们身上的色彩更浓厚;我挺为他们觉得可惜的,被人舆论着,属实是不容易。没有人会希望自己被推在风口浪尖上吧?虽然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私 人事被人拿出来当做乐趣来说笑的,我也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是语言暴力,如果当事人得知,心情会很烦躁、低落吧。张美丽没有错,她没有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她不过是活得潇洒自在,却一直被大家排斥,指责着。如果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也有错的话,就要被有色眼镜看待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为什么要要求别人和我们一样平凡呢?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对女性的区别对待,和作者一样,我们小城镇如果有一个离婚或者丈夫早逝的女性,大家就会议论她们,说她们淫乱、放荡。但是,对男人他们又说男人再找一个是正常不过的。凭什么??我真的为我们女孩子觉得愤愤不平!真的不要再歧视女性了好吗?都2020年了,那些歧视女性的人是不是觉得你们的大清朝还没灭亡呢?! 我经常听到一些对女性不友好的声音,比如:女孩子不用那么拼,过几年也是要嫁人生孩子的;女孩子还想要怎么样?有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就好了;拜托大哥大姐们!女孩子们不需要你们为她们瞎操心! 先说到这吧,我得去洗碗了。第一次写豆瓣,有不好的地方,欢迎指出,我愿意接受善意的评价!做个自我介绍:叫我小林好了,我是一个正儿八经的01年女生,自主独立,个性是我给自己贴的标签。多多指教~~

分享一下最近很喜欢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