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9 表达
◇译作
今天仍然在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心情几度起伏,读了30%左右感觉有点致郁,也越来越觉得觉得没有比“educated”更合适的书名了,但如果这书真的直译了,我也许根本想不到它是一本小说。
这让我又想到了翻译的困惑:究竟是流畅到甚至看不出来是译版书的译文更好,还是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的同时保留原文的断句文字节奏感等更好?
前一种方式把握不好度,大概比起翻译,说是“复述”会更合适;后一种方式则可能被诟病“翻译腔”。作为读者在纯对情节有兴趣的情况下,我偏爱前一种译文表达,因为它会更便于阅读和接受;而在了解故事的同时还想了解文学感的情况下,我偏爱后者,因为觉得被译者和编辑权衡后保留下来的属于原文的表达方式,也许就是某国文学区别于它国文学的特点。
◇网剧
也在继续看《重生》,期待的“意外”没有来,仍然保持着独白很多的节奏,而且又增加了新的独白者。
我并不排斥独白这种方式,而且觉得用得恰到好处的有助于剧情推进。但这部剧里一些独白比起剧情补充,更像是角色分析或者剧评里会出现的内容。
我不知道创作者为何这么安排,但是很好奇其他影视作品遇到的“看不懂,差评”这类评价,是否对这部剧的创作者产生了影响,以至于在剧中加入过多的解析独白?
明明有演员在演绎,明明是画面、光影和声音音乐表达效果综合在一起的作品,解说性文字占了过大比重,会显得对其他方面的表达效果没信心,或者削弱观众对其他表达方式的关注。
◇当局者迷
自己写的东西,也存在着把握不住各种度的问题啊。希望一年后的此时,再写点什么,能有些长进。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