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庭教育这8个成功秘诀,值得中国家长借鉴!
赫伯特曾经说过:“一个父母胜过一百个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现代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孩子教育这一亘古不变的难题,我们或许可以从美国家庭教育方式找到一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1统一家庭教育战线
作为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庭内所有成员要达成一致!
父母需要与孩子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
有分歧没关系,关键是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创设丰富的环境
环境是一本大书,环境更具有教育功能。而3—6岁的孩子正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认识周围世界,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父母需要尽可能创设有趣味的、有刺激的环境,以鼓励孩子去探索,去寻找新奇和感兴趣的事物,去看更大的世界。
例如家长可在自家阳台墙壁上贴上大白纸设计成“宝宝创作园地”,提供各种绘画材料,如水粉颜料、蜡笔,水彩笔、蜡光纸、剪刀等,鼓励孩子进行意愿画、想象画等。
3构建学习型家庭
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确保“三优先”:
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在家庭中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入优先。
建立这样的家庭,有利于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具有“全员、平等”的特点。
家长应该带头学习和读书,因为这是一种无声但却是十分有效的教育。
4鼓励体育运动
强调体育运动对孩子健康、智力、创造力、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父母应该以多种方式鼓励孩子进行各类体育运动来增进他们的运动能力。
另外,对于运动中的安全问题,不应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运动方面受到鼓励的孩子不光运动能力较强,而且事故发生率较低。
5激发孩子的进取精神
没有主动进取精神,就意味着一个孩子对生命没兴趣、对人生没有兴趣、对自我没有兴趣、对一切都没有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特点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状态”才能学习好。

如果没有主动进取精神,孩子是无法学习好的。
6讲究亲子沟通的艺术
亲子之间的沟通不应被视为一种理论的实践,也不仅限于言语上的表达。
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表现出来的,除了文字的传递之外,它包含的方式很多,包括表情、手势、姿态、声调等等,在此强调:良好的沟通是以上各种方式的综合灵活运用。
7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孩子在活动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即我们称之的非智力因素。
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家长们都很重视,但对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则很容易被忽视。
8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次世界各国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集会,记者采访,向他们提出同一个问题,即“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七十多位科学家不约而同地回答是在家里和上幼儿园时,父母、老师教的坐要端正,走路要有秩序,饭前洗手,不乱扔纸屑,不欺侮小朋友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以上这8个成功秘诀,我们不难看出: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最重要也最好培养的品质,也是成功人士做人和成就事业的基础。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将来的作为,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培养优秀的孩子,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