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老师问答(第63期):给孩子选钢琴老师,不要陷入下面这几个误区。
投稿:
喵老师你好,我是个琴童家长。孩子学琴有三四年了,换了好几个老师,走了很多弯路,现在终于跟着一个合适的老师学了快一年,孩子的学琴状态终于稳定下来,进步也很快。
我的感觉是不一定要当地很有名的老教授,也不要去轻信培训班广告的宣传,关键是找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老师,对孩子日常课程也要了解。家长要主动上网查资料,不能全甩手给老师,至少老师教的教材是什么用意、有什么作用,这个家长要搞清楚,不能老师一糊弄,家长就飘。
这些是我这些年来的心得,还想请喵老师再谈一谈选老师过程中的坑,让我们这些家长以后也能避免。
喵老师问答:
感谢这位家长朋友的投稿。除了像投稿中提到的那样选择一位合适的老师,同时家长要了解课程内容以外,还有下面这个误区,家长们可以参考:
误区一:年龄大的老师教得更好
还是那句话,合适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老教师确实教学经验更丰富,这也家长们给孩子首选老教师的原因。
但老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课程安排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孩子。
因为老教师在业务能力足够成熟的同时,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是,一些老教师不够与时俱进,固守着老旧的几套教材和教学方法,也懒得学习研究新教材和新方法,不关心现在的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导致教学风格严苛而死板,是僵化的“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而不是“教学相长,寓教于乐”双向互动,严重打击孩子的学琴积极性。
二是,老教师已经度过事业的上升期,进入完全的成熟期,有稳定的生源。一些老教师经过多年的人脉积累,已经完全不担心招不到学生的问题,因此有一部分的老教师对待家长和学生也会产生懈怠情绪,懒得倾听学生和家长的想法和需求,一副“爱学不学,爱咋咋地”的态度,并以此作为高级教师的招牌和腔调。
因此,家长在选择年龄大的老师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开这些不求上进的老教师,而选择有责任心、与时俱进、保持学习与思考,并善于沟通的老教师。在课堂上,家长可以观察这些教师,能否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而不是教师自己身上,能否因材施教,能否设身处地去为每个学生定制属于他们自己的教学计划。
同时,在考虑是否选择老教师的问题上,家长不能教条地认为教学经验胜过一切,也应该多和孩子沟通,如果孩子喜欢更年轻、更有活力、更加幽默的课堂氛围的话,家长也应该将孩子的诉求考虑进去。在平衡“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有朝气又活泼的教学风格”时,那些有5年以上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误区二:好的钢琴老师都必须有教师证
其实钢琴老师不一定有教师证。
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中小学和高校任教,成为一名学校里的教师,这些老师们都要考教师证才能上岗的。但如果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没有进入学校,而是进入了其他企事业单位工作,就不一定必须要考教师证。
而且,教师证的考试报名当中,也没有一个专门针对钢琴教师的细分选项。
但这并不影响很多业务水平优秀的老师成为一个好的钢琴老师。
衡量老师教的好不好,不是看证书,而是看老师能不能真实地帮助孩子解决演奏中出现的问题,能不能真正地将正确的音乐知识和演奏方法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孩子。
在学习这个问题上,不是说有某某证书就是权威,在某某学校任教就是权威,而是看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还要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从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出发,去衡量一个钢琴老师是否是一个好老师。
误区三:琴技花哨的老师也能教得好
琴技花哨的老师是最能唬人的。
有很多家长都对琴技花哨的老师情有独钟,认为他们弹得好,也有活力,能够教得好。
家长如果自己不会弹琴,那谁弹得好,谁弹得不好,就很难客观去分辨,很容易只认花架子,不看内核。
那些琴技华而不实的老师一般就是这样的套路:
选一首旋律非常好听的通俗钢琴曲,演奏给家长和学生听时,加入很多夸张的手部动作,表情凝重而沉醉,仿佛陶醉于音乐之中,右手弹旋律,高潮部分在旋律基础上加八度来强调高频泛音,左手多用波浪式的长琶音来回游走,并将延音踏板踩到底,激发钢琴本身的共鸣,让人觉得双手上下翻飞,音乐动听又优美。
但其实这些曲子很多都非常简单,大概也就相当于五、六级左右的难度,很多小朋友练一练,也能弹得不错。
所有那些业务水平不足的老师,就特别喜欢用这一套来糊弄家长。这一类的老师也通常没有真本事去纠正孩子的错误,甚至都无法教授正确的知识,只能通过营造一种热火朝天的课堂氛围来拖延时间。当孩子真的出现了什么手指技能上的错误,这些老师由于自身水平有限,很有可能敷衍了事。
并不是说琴技花哨的老师都没有真本事,但有真本事的老师绝不可能一直这么花哨。
希望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老师的时候,不要被表面的小花招蒙蔽,而是要看老师是不是能将一个一个细小的教学点落实到实处。
误区四:初学没必要找好老师,等弹到高级阶段再说
许多家长都觉得刚开始学琴,还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坚持下去,没必要花大价钱给孩子请好老师,万一孩子弹着弹着就不想弹了,那前期的高投入岂不是都白费了?
首先,有这样想法的家长,本身就是投机分子。他们所用这种方法,很少有人能让孩子学到真知识、真技能。因为不费力气得来的,不可能是这个领域的真东西,只能是烂大街的地摊货。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不下功夫,不出成本,四处占小便宜,被各种自身水平都不怎么好的老师东扯一下,西拽一下,只学了些皮毛,倒不如那些一开始就找个好老师的孩子,一上来老师就带着直击根本,打个好基础,顺着正确的方向往上走。
其次,很多孩子之所以弹到一半就失去了兴趣,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钢琴了,而是因为没有打好基础,技术能力遇到了瓶颈,卡住了,弹不上去了,没成就感了,于是才放弃了。而这些孩子很少有真正讨厌弹琴的,要是真正讨厌弹琴,从一开始就不会去学。这些孩子的家长们一开始不舍得给孩子找好老师,初学时期,无论什么作业弹起来都很简单,孩子的错误和问题,即便老师不去细抠、不去纠正,也表现得不那么明显。但是当孩子弹到一定程度,曲目的难度上去了,之前积累下来的错误就显现出来,拖了后腿。
所以家长还是不要在孩子学习的事情上贪小便宜。既然能为了孩子拼学区房、上好学校,为什么孩子弹钢琴,就不能从一开始就给孩子选个好老师呢?
综上,这些选钢琴老师过程中常见的坑,希望家长们能尽量避免。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