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美颜相机的年代,画家们的“自我美颜”,靠的全是小心机!
关于自恋
人们总是可以让自己
美得各有千秋,又殊途同归

如果说普通人的自恋
是把自拍用十个app
换着磨皮瘦脸美颜加滤镜
发到社交媒体等待一句句赞美的降临
那么艺术家们的自恋
可就明显技高一筹了

纵观整个艺术史
不管是割掉一只耳朵的
后印象派画家梵高
还是点亮了西斯廷教堂天花板的
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
…… 这些自成一派的艺术家们
都是人,都爱美,都有一套自恋的方式

本期就带你扒一扒
艺术史上那些
也“爱美颜”的艺术大师们

五百多年前
有一个臭美的少年
终其一生都在画自己的脸
他就是
阿尔布雷特·丢勒
▼

丢勒他爹是一名冶金匠
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
因为他有十八个孩子
这样才能一小时赚一罐奶粉钱
一个大家庭里,又一打孩子
丢勒简直没有存在感
于是丢勒他想出了一个
刷存在感的办法
没事儿就对着镜子梳妆打扮
哦,不,是画画

丢勒在13岁的时候
画出了历史上第一幅自画像
▼

除了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张自画像以外
丢勒还多了另一个身份——
第一个在画上签上自己名字的画家
此后,在丢勒的影响下
西方艺术家们基本都开始画自画像
主动把此当做审视自我、反省自己的方式

他们中间
最有名的有伦勃朗、梵高、蒙克
和丢勒不同的是
他们的自画像都有
美!颜!过!

荷兰画家伦勃朗
擅用“光暗”处理手法
也就是背景总是黑黑的一坨
但人脸要亮,也要打上阴影
黑色显瘦,脸上抹阴影显脸小
女人们都懂…
伦勃朗这个“心机胖”

荷兰画家梵高
自画像上各种颜色
加多重滤镜,特效感太强
割耳朵的自画像
可能历史上只有他一人了
要的就是不一样

画家蒙克
特效使用过度
扭曲得估计他娘也认不出来
你们挪威人真会玩儿

艺术巨匠达芬奇
直接给你上一个大头贴
不过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
他那超凡的气质以及
那深邃的充满着智慧的目光
就连披散着的长发与颌下的长须
都给人留下深刻的智者印象
这是高手~


路易十六时代法国最杰出的女画家
伊丽莎白·维瑞·勒布伦
她笔下的自画像张张颜值爆表
曾令全欧洲痴迷不已的美女画家

一生只爱自画像的女艺术家
弗里达·卡罗
灾难于她而言,不过是个笑话
她将痛楚化作美丽的荆棘项链
两条像鸟翅膀的长眉毛
永远是她的符号

超现实主义大师的达利
连自画像都是如此不走寻常路
一张深受地心引力控制的脸
止不住向下流淌,勉强能看出五官
还得感谢几根作为支撑的金属支架
木质底座的前方刻着
“柔软自画像”几个大字
而上面摆着的那块是烤培根?
这或许是达利留给观众的思考题吧
就像那两根向上翘的小胡子
你永远不懂!

安迪·沃霍尔
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
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
他曾说:“所有的可口可乐都一样
而所有的可口可乐都很好喝
伊丽莎白·泰勒知道
总统知道,流浪汉知道
而你也知道”
无论如何
他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时代
其实,对许多画家来说
画自画像是最重要的自我表现手法
他们以自画像记录了人生的欣喜悲欢
以及和灵魂内在的自我对话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
强烈的美学符号和表达方式
看他们的自画像,就像在看一本本日记
不过如何剖析自己
如何记录自己当下的状态
究竟要使用美颜,还是完全写实
亦或者别出心裁地玩一场寻宝游戏
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构思

来源:BOE画屏及网络,整合编辑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