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2 电影《生日卡片》

纪子的母亲芳惠只陪伴了她人生的前十年便匆匆离开人世,但是,母亲临走前给纪子留下了十年的生日卡片,每年生日都由父亲转交给她,直到她二十岁长大成人。

那年十一岁的生日卡片,纪子的母亲给了一道谜语,还装有一包小礼物,也就是谜语的正确答案葵籽,纪子带着弟弟正男把葵籽埋在了房子前面的花园里,等待着它的倔壮成长。
十二岁,母亲教她如何做好吃的巧克力蛋糕,纪子按着指引去做,果然做得有模有样。她带回班里分享给同学们,结果大受欢迎,纪子十分开心。
十三岁,母亲鼓励她做一件比较有趣的事,那就是翘课去看一场电影,但纪子似乎并不是看得特别用心,有些焦躁不安。看来海是个乖孩子,翘课的事不会再尝试第二遍了。
十四岁,正值青春少艾、情窦初开的年纪,母亲想到纪子也许会遇到让她心动的男生,于是教给她如何亲吻的七个步骤,比如得保持口腔清洁,为此纪子居然刷牙刷半个小时,结果牙龈出血得相当厉害,还有对着枕头学习如何亲下去,结果被冒失的弟弟闯进来,闹出笑话。最后一步,如果找到了一位心仪的男生,就把自己的初吻奉献给他吧。快要夏日祭,纪子看着班上专心看书的立石,显然两人只是普通同学的关系,害羞的纪子恐怕需要个契机啊。到了夏日祭那天,闲得无聊没人约的纪子在花园给她种的葵花浇水,这时,有位阿姨过来找她,她是母亲的朋友,送给纪子一件母亲以前穿过的和服,还带她一起去夏日祭。夏日祭人山人海,纪子和阿姨边聊边看有什么好吃的,来到一档做章鱼烧的店,纪子看到了同学立石,两人真是太有缘了。藉此机会,两人开始聊了起来,立石想请纪子吃章鱼烧,老板很识相地答应了,而阿姨也很通气地走开,给了两人单独相处的机会。立石给纪子说了自己现在的梦想,是有一辆摩托车,承诺他以后会载她兜风,接着又夸纪子穿和服好看。对立石早就心如鹿撞的纪子看来已经找准献初吻的对象了,然而,关键时刻,纪子却怯场了。这年的十四岁,还是挺好笑挺尴尬的啊。
十七岁,母亲给了纪子一个任务,去她的故乡某小岛,因为这年是初中同学们相约一起挖出以前埋在学校某棵树下的时间胶囊。心向往之的纪子便即刻坐船出发,到达以后,找到了提前联系上的沙织阿姨,她是母亲初中时代的好闺蜜,要是跟着沙织阿姨的话会方便很多。当晚,纪子和母亲的初中同学们一起吃饭喝酒,讲讲初中往事,他们说到自己的母亲,以前可是学生会会长,而沙织是副会长,而且母亲以前学习很优秀,很多男生喜欢过她。相比起优秀的母亲,纪子真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像母亲。所谓酒后吐真言,饭局上说了一半修学旅行的故事,因为大伙们转移了话题,中断了。不过等到沙织醉得躺在铺上睡着时,几位同学才和纪子继续说下去,那年修学旅行,母亲之所以没去,是因为她执意要去东京看粉红女郎演唱会,初中时代,她和沙织是最迷这对组合的。这两位会长名义上说组织大伙一起去东京,实则上她们俩早有预谋,可是学校那方有老师为了吃回扣,强行更改旅行点,换成去京都。本来沙织和她态度都很强硬的。可是,到了正式出发的那天,沙织居然跟大伙们会合了,只剩母亲一人留在小岛。结果,两人就这样决裂了。
回到沙织的家,纪子发现沙织阿姨跟女儿关系并不是特别好,而且女儿毫无缘由地已经辍学半年,沙织阿姨非常担心,可是基于母女两人关系那么僵,反而拜托纪子这位外人帮她劝劝女儿。寄人篱下的纪子也只好答应下来。第二天早上,睡醒的纪子去茶场找到了正在采摘茶叶的沙织阿姨。纪子十分乐意学习怎么采摘茶叶,于是就和沙织阿姨一起边摘边聊,她也聊起修学旅行的事,最后选择背叛芳惠,是因为自己的父母极力反对,是不得已而为之,可是她还是很内疚,很想跟芳惠道歉,可如今已成永远的遗憾。一身汗的两人回到家里,沙织阿姨拿了女儿的衣服给纪子洗澡后更换,出来以后,女儿发现纪子穿了她的衣服,便马上要求她脱下来,场面一度失控。事后,纪子偶然发现了一张CD,里面有她喜欢的音乐,碰巧阿姨的女儿是音乐发烧友,两人的关系渐渐缓和,很快的就靠得很近地聊在一起。这时,沙织阿姨已出发到了学校,众人把满载着青春回忆的时间胶囊挖出,有说有笑。纪子意识到自己迟到了,便马上借走单车,赶往学校。到了学校的纪子收到母亲的宝物,那是一本粉红女郎的专刊,纪子才翻开第一页,就把它合上,转送给沙织阿姨。原来,第一页贴着一张发黄的便利贴,写着“对不起 沙织“。沙织阿姨泪目了,也释怀了,两人因为年轻时的倔强,谁也不肯让谁,结果闺蜜形同陌路,就这样错过了很多明明可以一同度过、分享的日子。上船前的纪子收到沙织阿姨和她女儿的礼物,见母女俩也重归于好,纪子也很开心,收获颇丰。

十九岁,纪子已是大学生,可是她不愿意再拆开母亲的信了,原因是她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被母亲的话束缚着,为什么自己每年生日都得按照母亲的话来做,觉得这样做牺牲了自己本希望过的生活和时间。满是不解的她一气之下跑出家门,路上,遇到了久未碰面的立石。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摩托车,还邀请纪子上车,纪子又回到十四岁的那种暧昧的感觉。立石把她带到自己工作的地方,那是他拜师学艺的面馆,他现在的目标是开一间自己的店。原来,立石跟她一样,也是单亲家庭,早年丧父。立石跟她说,自己的母亲有时虽然挺不好的,但想到她为了养大他们兄弟俩,辛苦劳累多年,自己便把气消了,不想看见母亲难过。说到这里,纪子似乎理解到了母亲写信的用意。这年的信,原来母亲当时是一度放弃不想写下去的,因为她也想到那时候的纪子已经长大了,自己实在不知道还能写些什么给她。于是丈夫安慰她说,按自己的想法写给女儿就好,她是你女儿,会明白自己母亲的用意的。看来,这不得不说,是种缘分啊。

二十岁了,最后一封信,母亲希望纪子能做一件她以前没做成的事,在她小学的时候,因为同学的嘲笑和恐吓,结果在自己擅长的问答比赛中一言不发,这让母亲失望且难过。而纪子只认为自己就是这么不中用,不像母亲那么优秀。现在,纪子想为母亲做好这件事,于是参加了电视台的问答比赛预选赛。可是却名落孙山。值得欣慰的是,她和立石的感情日增。
到二十五岁这段时间,弟弟正男三次考大学都失败了,打开母亲给他的信,决定顺着母亲的心意去外面闯荡两年,而为了遂愿的纪子连续参加了很多次预选赛,可还是以失败告终。终于在二十五岁那年,成功闯进了决赛,可惜以一题之差屈居亚军。可是对于纪子来说,这已经算是圆梦了,与此同时,立石向纪子求婚,纪子和父亲都答应了。
结婚当天,纪子收到了弟弟正男的来信,原来,这是一封来自母亲的信,写着对她的新婚祝福。在纪子的二十五年人生里,即使母亲不在身边,却依然能感受到她的鼓励、支持和温暖。
评:嗯~到十九岁以后的剧情就开始变得有点乏味,总觉得这个转折有点太过牵强,这束缚真的有这么深吗?另外,能为死去的母亲,还是一位这么为子女着想的母亲做点事情,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吗?一年365天,这些事又能阻碍多少时间,影响自己的人生规划有多深呢?而且,这是十九岁该思考的事情吗?我很是疑惑不解,如果没有这段小插曲,我想电影会更感人,更流畅,也不至于拍成两个小时。不过,作为歌颂母爱的电影,还是有它的亮点之处,光是每年送生日卡片这件事上,就足以让人艳羡(貌似用词不当,还是希望自己的父母能长命百岁的)和感动,还有十四、十七岁的经历也很喜欢,不妨看看这两段。不过不一定是因为这种不幸的事才去做的,比方说我想过给小可爱做一件可以一直做到人生最后一天的事情,既简单又显心意,哼哼,还不能说,这是个秘密。所以看完这部中规中矩的电影,给父母一个拥抱,他们真的很伟大。(越来越过分,还敢超时,我明天争取早点!不然不熬夜也会掉光头发w(゚Д゚)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