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答题技巧
第一步,划分段落层次。第一二句话是引语,可视为第一层,要填的第一个空内容不能 确定,后面一层写记忆型阅读,最后一层两句写批判型阅读。 第二步,确定句子功能。第一处乍一看是多余的,因为前后的句子似乎都是独立的。一 般来说,这样的句子有可能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对前一句的总结,一种是对下一句的领起, 还有一种是承上启下。因为后面出现了“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而这两个叙述对 象在空缺①前面的句子中没有提及,所以可以判断这句话的功能应是承上启下。空缺②里的 句子前一半是“它不追求”可见是与前一种阅读作比较的,那么就应该填前一种阅读即记忆 型阅读的不值得提倡的表现特点。空缺③前一句有“质疑”,后一句有“根源”,可见中间 这句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二者联系起来。 第三步,调整句子表达。先看空缺①,根据后面的文字,此处只能是对阅读进行分类的 表达,所以可补写为“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或“阅读可分为记忆型和批判型”。再 来看空缺②,是对记忆型阅读特点的概括,根据“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 和“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可以得出记忆型阅读应该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阅读,所以 “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这样的补写才是比较准确的。最后看空缺③,它不但与前面“能 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有关,也与后面“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意思有关,此处是一种顶真格式,所以补写“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才能前面接上“质 疑”,后面生出“根源”,是比较准确的。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