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德国找工作,他们喜欢什么样的简历呢?
一份好的简历就是一块很硬的敲门砖,
在德语里面,简历是Lebenslauf ,英语是resume French word résumé meaning "summary" , cv curriculum vitae
在搜集了德国劳工部发行的几本关于德国简历样板,并和学校负责现学生职业规划的老师关于学生简历沟通后,对比自己在中国学到的简历写作方法和格式安排,我总结发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 个人形象照(侧身照),而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寸,二寸大头照,一般穿职业装,头发整齐,在西方人们相对自己,也会看到有人在肩,脖子地方有纹身,在德国也很常见,而且也是公民自由。其次更重要的便是表情,微微露齿,阳光,自信,有活力。男性可以把衬衣领子第一枚纽扣松开,显得更加放松自然。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大为惊讶,有些像我们20世纪初,我上中学时玩的大头贴的感觉。在德国照相需要预约,所以建议,如果有需要来时找工作的同学,可以在中国拍几版,并留下高清电子底板。同时,也记得备些1寸,2寸白底照,外管局延签时会用到。德国很注重纸质资料保顾,我也经常见到,因为照片不合格,推迟延签的同学,所以望大家引以为诫,做好准备工作心不慌。有些扯远了。
2. 简历上个人信息,一定要写上姓名(德国人会在姓名下面标上自己想应聘的职位,这在我们自己的文化里也是没有的,大家稍加注意),出生日期,居住城市和邮寄地址,电话号码,和很重要的一项是个人邮箱,一般不推荐用qq纯数字邮箱,来到德国可以用自己的名字申请一个gmail的邮箱,同时设置邮件提醒,也很方便。但不足之处是,一旦回国,在中国就不能登录,收到不邮件。我自己用的是qq可以加入自己姓名命名的foxmail邮箱,我在国内时也可以通畅地接收邮件。因为国外一般不会下班后打电话,商讨公司事务,所以实在有事,便是邮件告知。中国人可以写上自己来自中国,根据职务来确定这项是加分项还是不能,有时为了争取到面试邀请,可酌情添加。
3. 工作或学习经历,有工作经历的,尽可能的细节化自己做事情的能力,不用大而空来表述。理工科如果有做过项目,可列到下面或另起一栏,写过自己做过的事情,最好能用一句两句话概括一下自己学到或掌握了什么技术或软实力。学习经历可以写上自己的专业和学校,分数高的可标上分数。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经历,德国的习惯是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写,比如,2015年是第一份工作,2017年换了第二份至今,那简历上要从2015年开始写,反之,德国人会认为你写反了。
4. 培训。在德国公司,员工会参加不同的培训。自己公费或自费参加过的培训也要单列出来,尤其是和求职工作相关,或能承托自己能力的培训。还有一项,就是线上的培训,比如IMB的线上培训结束后会有电子生成证书,自己平常要做好保存,也可写到简历上。
5. 语言。作为跨文化工作者,一项较大的优势便是双语背景,写上自己汉语,英语,德语的水平给面试官很好的印象。如果已经有语言证书可标上,如果没有可以用比如自己会说能读邮件,可标为Business level, 如果只会听和看,那可上reading and writing; 因为和中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有些公司是积极寻找中国的母语工作者。
6. 兴趣爱好。因为德国人从小家长就培养其个人兴趣爱好,一般学生都有几项拿得出手的绝活,比如滑雪,架子鼓,足球,游泳等。记得我有次问一个德国人,我说你们德国的钢琴家在世界上有如些重要的地位,比如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为什么不见你们在兴趣上面写弹钢琴呢?他们说如果人人都会弹的话,可能这就不足为奇了。我也曾听说过,在德国街道上随意走入一户人家,家里都放着一台钢琴。其实我太建议我们中国人写兴趣爱好,如果并不是很突出的话,可以不写。因为有时我们的兴趣爱好也许是面试官希望看到的并无交集,也不会给简历增分,由于文化不同,甚至给对方带来黄页影响,与其这样,不如这里写上个人竞赛或团体活动奖赛,实在没有,也不足为怪,可不写。但绝对不能,胡编乱造,不诚实。
写简历时如果大家注意以上细节,会带来不错的效果。
说完这些细节部分,那在德国投简历应该是用德语还是英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