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泉州
查看话题 >关于泉州的记忆 2 | 红火
除了美食,起初被泉州吸引的还有搜索照片会跳出的一片片红屋顶,在或橙或紫的霞光映照下,让城市看起来温煦、具有异域风情。
游玩泉州的时分,是去年1月份末尾,就要过年。走在古城里,本身独特的红砖建筑、街巷民居的春联门神、路边三五步一家红彤彤的杂货店(专卖拜佛用品之类的)、礼品店里各种喜庆造型的石狮子……“红红火火”成了对泉州气质面貌最直观的感受。




路边街巷
寺庙也透露出不寻常的生气。印象最深的是关帝庙极旺盛的香火和人气。位于市区的街边,下午时分走在路上老远就能看见缭绕的烟雾。走近,被繁复气魄的宫殿龙雕和人们进出攒动的氛围怔住,后又被进香朝拜的声势惊叹到。我相信有神灵但是没有拜佛的习惯,偶尔在寺中点几支香,闭上眼睛心却很难诚静下来,往往糊里糊涂就过去了,怕泄露了自己的不虔诚所以不如不拜。
在这里却实在想沾沾“气”。小心翼翼观察着人们朝拜,敬畏之下,认为在不了解仪俗的情况下还是不要凑热闹罢。


关帝庙一角
泉州很多寺庙,在城中游玩随意就能碰到一个,开元寺、承天寺、离关帝庙几百米的伊斯兰风清净寺……关帝庙是遇到最有人气的地方,感觉居民们出来买个菜都会去庙里拜一拜。
他说,因为泉州曾是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很多家里都有从事船员海事或出海经商的人,要为家人求平安。



开元寺内



承天寺一角



清净寺内
泉州被称作“鲤城”,说古城形似鲤鱼。“鲤”好是随处可见的问候;走路低头一看发现脚边的地砖都有鱼儿的形状;红鲤鱼身上的吉祥红被运用在城市的一砖一瓦角角落落上,我想单纯就这些象征都会让你对这座城市有所好感。


繁荣的港口历史,多元的宗教文化藏在红砖古厝与安静悠悠的城市景象下,糅杂出这里丰富低调温煦的气质。常见用“爱拼才会赢”来形容闽南精神,走在泉州,脑中响起的是一曲小城故事多。

这里的茶叶也印象深刻,在路边小店散称个一两拿回民宿自己冲泡不讲究下更添一份自在清朗的享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