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象组织实习(W3-W4) [2016]
系列文章列表: https://www.douban.com/note/754333728/
ElephantsW3&W4_Sporadic elephants & Muddust lover
鶽鴞 象语KnowTheElephants 2016-12-02
旱季的大象每天为食物、水源和树荫奔波,疲于生计。而雨水的到来完美地解决了大象的生存需求,为它们的高级生理和精神需求创造了空间。对于观察者而言,雨季无疑是最好的行为观察时期。


雨季开始后,形成了随处可见的小水洼,这使得它们不再需要打卡般地在河流和树荫间往返。摆脱了水资源的限制,家族迁移的范围广了,日迁移距离增倍了,迁移轨迹也变得难以琢磨了。


LTM有时要花很多时间去寻找它们。W4开始后,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大象的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集中。而且常会出现漂迷家族(Sporadic,S家族)或非常见雄象群(Uncommon bulls group),甚至几年才能见一次的群体。对于这些大象,我们会花大量时间去拍ID照片,然后更新家族(雄象)ID的信息和照片。有时一群扎在树下休息,也不得不把它们轰开以获得不同角度的耳朵、头部的照片,所以常会见到大象恼怒、抱怨的行为(震头Head-Shake、甩头Head-Toss等)。如果上午出发,遇到几个S家族,或是一些过于紧张而无法接近的大象,如非常见的雄象,中午饭基本就没点了。
出于恐吓和恐惧表现的展耳(Ear-Spread)和提耳(Ear-Lift)


下组图因母象受到一些惊吓而后踢(Back-Kick)了乳象(两周岁,非该母象的孩子,只是和她的小象玩得好)。此行为较常见。







存在小水洼的好处是,我们能更加接近戏水的大象。而在河边往往只能远观。只要看准身上不湿的大象,等在最近的水洼边绝对没错,大象甚至会贴着汽车戏水。由于水洼很小,资源有限,往往远远地就能感受到大象争先恐后地奔来。在有限的资源下,更能看出家族的亲密程度。有时家族会群攻跟群的雄象,几头雌象牺牲自己玩水的机会防卫雄象。有时家族内的幼象独躺水洼,其他大象好脾气地围在水洼边吸水、甩水。有时母象却独占水洼,幼象像被惩站一般地僵在边上。戏水过后,大象就会找沙土。如果能提前等到红土的边上,那就太幸运了,迎接你的将是另一场狂欢。泥浴和沙浴(mud&dustbath)过后,大象就不仅仅是灰象了,还有白象、红象、黑象。在这些大象游戏的场所,通常能近距离地观察大象,如果还恰好坐在车斗,看着嬉戏后的大象悄无声息地从身旁走过、眼睛直视着你、有时还将鼻子伸到镜头前嗅闻,真是无与伦比的感受。











由于这边不在雨天出车,我们更多只能看到阴天情况下的大象,但已经足够感觉到它们的兴奋。在这段时间能看到大象各种趴、躺、甩鼻,以及旱季少能见到的游戏行为,无比精彩。

下面介绍一个称为Play-Bush-Bash(PBB,假想敌人)的行为,先看视频:乍一看还以为它们是在玩儿捉迷藏、找人。PBB表现为大象在灌丛和高草间跑来跑去,表现出甩头(Head-Toss)、震头(Head-Shake)、弓背(Back-Bowing)、佯攻(Mock-Charge)、逃跑(Run-Away)等行为。就好像是大象假想了一个敌人在面前,内心很恐惧,跑来跑去。有时和攻击对象转移(Redirected-Aggression)的行为联系在一起,攻击灌丛和其他动物。

小象将对我们的不满撒在了Spur-Winged Plover身上,之后又撒在了灌丛身上,再之后玩起了PBB


雨季后见到了更多的小象。这些发生于22个月前的小生命,就等待着能在雨季降生。看着这些小象,感觉大象怀孕就像一次赌博。12月将会见到更多的发情和狂暴象,它们将酝酿下一个赌博。

总之,在这段时间,大象表现出了更多的行为和叫声,不容错过。


Samburu W3&W4_New Life
鶽鴞 象语KnowTheElephants 2016-12-04
时光如小马驹,跑啊跑啊跑。转眼一个月就过去了。
W3W4很多时间都在分析数据,没写点什么,攒一起做个总结。总地来说,没有大事件,生活趋于正常,每天都有惊喜。

生活继续,很多事都在变化,但黄弯嘴犀鸟依旧恼人,每天撞玻璃、盯着你看雨季到来后,整片大地都蒙上了一层绿色。下图示雨季前后的对比。






短雨季
雨季开始于(16/11/2016),在那之后的几天,降雨变得很频繁。那一周我们经历了两次车陷泥中、需要其他车辆救援的情况。虽然很期待看到大象在雨中狂欢的场景,但下雨出行可能性很小,可能将时间全浪费在路上。伴随下雨而来的是景观的改变,山不再秃黄,土地不再裸露,几乎是雨季开始的第二天,地面就显出了一层绿膜。然后一天比一天高,逐渐发展为绿毯。很多植物也相继开花了。在2009年的时候,桑布鲁和水牛泉保护区(东非大部分区域)经历了极严重的旱灾,Ewaso Nyiro河长期干涸,大批动物死亡。在那之后水牛就告别了水牛泉保护区,直到W3才再次出现。然而旱年过后并没有迎来理想的雨年。2010年3月,来了强降雨,却强到Ewaso河洪灾泛滥,几乎淹了STE营地(及其他营地),见下图。现在的这个营地是在2010年洪灾后重建的。W4的降雨不多,但泥泞和水洼随处可见。
肯尼亚区域的降雨情况

降雨后,汹涌的Ewaso河

下几图示随处可见的2010洪水水位线




野生动物
雨季开始后,动物多了起来,新生命也变多了。首先是门前的地松鼠开始搭巢了,一趟又一趟地往巢中叼草。带孩儿、怀孕的长尾猴也四处溜达,随时有猴子上去抢小猴子。还有新生的獴,被母亲叼着转移巢址,估计是旧巢被水淹了。也陆续见到了长尾剑羚、狒狒等动物的宝宝。此外,还见到了猎豹、花豹、河马等动物。
地松鼠做巢



带孩子、抢孩子




侏獴发现了一条鼓腹咝蝰,围了一圈想吃它,忙了半小时最后被人赶跑了。好笑的是,蛇只是发点声音,这些家伙就表现出类似被蛇咬的行为。


獴走后,来了地松鼠,它嗅闻了半个小时,我全程蹲着看。如果不是有人惊扰到它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因为不知道非洲地松鼠是否抗毒因子。一些动物能通过毒蛇的非注毒咬获得抗毒因子,但对于松鼠和獴等很多小动物,它们的抗毒因子是与生俱来的,只是抗毒能力强弱的问题。

侏獴叼着幼崽转移





两天大的剑羚宝宝,一动不动地藏在树下


大爱豹纹陆龟,每次见都想把它们拿回营地



伴随雨季出现的爬虫是比较恼人的,每处光源都像一个灯诱场。下雨的几天晚上,我们会关严办公室的门,以防虫子进入。然而只要进出就能带来一堆虫。那几天的晚饭,一不注意就会吃到虫子(我从嘴里吐出过几次)。被灯光吸引来的还有毒虫,如蝎子、蜈蚣。奇怪的是,大家在这边天天穿拖鞋,却没人被蛰过,反而是有人被床上的小蝎子蛰。我觉得比较危险,所以我担起每天转移蝎子的工作。


到了白天,光源下就成了食物场,办公室到处散发着腐臭。犀鸟真是很懒的动物,遍地都是虫,它非等在其他动物身后,等着它们刨出虫子。






与此同时,蛇也开始多了起来,几乎每两天能见到1条。这边人的习惯是见到毒蛇就打死,所以我决定下次见到就抓起来转移。关于部分中国人吃蛇的事情,无可争议。我奶奶就吃过,几乎生吃。我很好奇非洲人是如何形成这样的刻板印象的,然而他们好像并不知道,说是从母亲那里,说他们是绝对不会吃的。 被打死的曼巴,模糊处理,夜间被genet_cat吃了


雨季能看到更多的新生小象、发情雌象和狂暴象。




娱乐

由于这边的食物不太对口,尤其是早餐,所以我偶尔会自己做饭,一周大概两次疙瘩汤、两顿晚饭。在这边做中餐很困难,因为一切相关的配备都是为煎、煮食物准备的。没有炒锅、没有铲子,更别提筷子了。他们有一瓶老抽,我告诉他们这瓶最好只用在肉上(实际上上面英文也这样注明了)。但他们还是会用在素菜上,这让菜有一种不好的味道。
这里的娱乐活动都是实习生自己设定的,并没有固定的周三电影、扑克之夜等。实际上只是他们不喜欢晚上干活儿。平均下来一周有4、5天看电影或打扑克,周日还要换场地去游泳、打扑克。大部分时间,我们玩儿的是英国的扑克游戏,没太多技术含量,但大家玩儿得风生水起。直到W4的一天我教了他们升级,让他们见识到了来自东方游戏的魅力…其实是想教拖拉机的,只是升级对他们来说已经太难的了。好在他们爱上了这个游戏。
工作
相处时间长了,很多看法会改变。比如,STE挂在网上的实习生招募只是一个作为申请初筛的门槛。实际上,只要你能为组织提供足够多的回馈,你就可以来。回馈的衡量主要是与公众传媒相关的。我相信只要能证明你的公众传播力足够,就可以申请下来。我身边的几个实习生,几乎没有与动物相关的科研背景,几个甚至对大象都了解不多。还有,这里并非不接受大学前的Gapper,办公室就有一个18岁的准机械工程专业学生。最近新来了一个实习生,是一位年长的摄影记。这样营地就有两名媒体人了,都在做采访和写故事的工作,可见STE多重视公众宣传。虽说STE是研究和保护组织,但研究部分有其他教授和研究员负责,营地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承担数据分析的工作,所以如果申请者以研究见长,最好在申请的时候写好计划、协调好,否则到这边很可能被分配最枯燥的数字化、数据录入的工作。而且,营地运营是需要费用的,所以实习生是必须的。

如果想了解大象或是以大象保护为目标,STE是一个非常好的去处。但如果为了看野生动物,这里远不是一个理想的地方。
我这段时间在做轨迹相关数据分析的工作,以及一些小的数据分析。随手发几张图。


holmes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现在的孩子更快乐了么 (57人喜欢)
- 偷拍摄像头 (12人喜欢)
- 离开大城市 (190人喜欢)
- 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88人喜欢)
- 琅勃拉邦的非法制品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