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好坏,全在于跟你是否匹配

高中的时候很喜欢去旧书店里淘一些书,喜欢那种微微发黄的书页,有年代的质感,特别像藏书。
但之后却不再怎么喜欢这种二手的东西,似乎总觉得沾染了别人的气息,即使可以做消毒处理,但是仍然有种不太好的感觉。
所以,如果偶尔送书给朋友,也总是新买的书,很少把自己看过的书送人,当然自己用过的东西也极少送人。
以前看到有文章说,如果租房的话,最好不要用之前别人用过的东西,不太吉利,当然这个说法准不准确,是否过于绝对,无从考究。
毕竟很多收藏品都是有年代的,古董肯定也是经由他人之手传下来的。
前段时间无意间看到一篇文章里一名香港风水师说的话:
“二手的东西,始终带着前一位使用者的能量,如果你第一眼看到这个二手的东西觉得很舒服,那我就建议买回来,你可能和这个能量是合拍的。相反,如果第一眼就觉得不舒服,那就千万不要买。”
这个观点是第一次听说,不过我觉得十分在理。

第一眼舒不舒服就是感觉好不好,往深层分析其实就是一种能量的匹配,舒服的感觉就是好的,也代表跟你是合拍的,适合你。
记得有一次参加心理课程,一位老师讲到能量场域好坏和状态的问题,他说:
场域无所谓好坏,主要看是否跟自身匹配,靠感觉,如果你觉得好,让你感觉舒服,就可以从那里获得滋养,可以经常去那里。反之,则可能是损耗自己的能量,那样的地方要少去。
比如你如果喜欢森林,喜欢绿植,就应该经常去大自然,去爬山或者去公园里走走,补充能量,吸天地之精华。
他还现场让我们感受了两种环境的变换,一种是阴暗潮湿的,一种是阳光温暖的。
这两种感觉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其实也就是用我们的感官去体会,从身体感觉再到心理感觉,如果都觉得舒服,对你而言就是好的,在场的人也几乎都喜欢后者。
他后来还谈到关于房子的好坏,有的房子看着很好,但有的人住着不合适,只是能量还不匹配,可能你还驾驭不了它。
就好像一个人突然成了爆发户,但是德行和管理金钱的能力没有跟上,钱多了也并不一定是好事,当驾驭不了金钱时,你反而会被它驾驭,甚至因此而引发一些不好的事。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也是一样,我们可以靠感觉,靠身体的智慧去感受对方的能量,而不仅仅是靠头脑的分析,你的感应能力越强,这种感受也就会越明显。
交朋友的时候,让你感觉不错的就可以来往,他们要么跟你是同类,有共同的属性:工作、兴趣爱好、共同话题等,双方可以聊到一块。
或者是互补,虽然有不同,但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即使偶尔有冲突,但都无伤大雅,这些都是合拍且适合的。那些完全不一样的人不可能聚到一块。
这种能量的契合,往往我们都能感觉到,也就不必把多余的精力浪费在那些跟自己能量不匹配的人身上。
当然,首当其冲的是,自己要有觉悟,先提高自身的能量。
当你周身散发着积极、阳光、平和、喜悦的能量的时候,你也能吸引越多这样的人出现在你的身边,而那些不适宜的人也将慢慢退出你的生活。
你越是纯粹,你的感应能力就越强,你的感受也就更加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