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化 vs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人是不能没有感情的动物,纯粹的理性存在吗?
这两年来我算是跳进了极度理性客观的圈里,客观看待问题,怎么解决,怎么才能最快最有效解决,操作的是否正确,目的是否达到了。渐渐抛弃个人的局限立场,关注事件本事,关注手法方式,关注人的心理过程,关注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和复杂的交互关系。曾经几度我以为都快把自己搞疯了,像是一种系统革命,大脑已经快负荷不了了,常常会突然之间雷劈了、死机了似的,整个人完全懵掉,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估计当时眼睛都是直的。
就这么作死地瞎折腾,我从前几年情感问题的无底黑洞中脱出身来,成功的学会了理性思考——什么都刺激不到我。生气委屈难过悲痛欲绝?不存在的,非要说什么感觉,那大概许多事都变成物理题一样:哪怕有人指着鼻子骂我,我还能冷静的帮他纠正措辞和语法,顺便悄悄分析一下那人心理状况和性格问题呢。能抽丝剥茧的分析现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怎么弄成这样的,这帮人心里都打的什么算盘,就像在逐渐剖析一道压轴题,乐在其中,妙不可言。
厉害吗?能如此抛开立场问题——自然牵扯不到个人情感。我当时还挺为此骄傲的,觉得自己真是蜕变了、强大了,这样谁还能伤害到我的感情呢?非要论起感受,最多不过看到世态炎凉和人性本恶后,仅有的那么一丁点“自我”,会觉得真是恶心和讽刺。因为抛弃自我感受,做个高高在上的观察者,所以就没人能让我伤心难过。瞧,我多厉害呀!
可就在我以为终于从根本上解决人生一大难题,再也不会为此所困扰的,从此便该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却又逐渐滋生出了一种不安和失落,总觉得缺点什么。我一度以为是缺少一个宏伟远大的人生追求,理想?财富?成功?
都不是,缺的是情感。
我分析情境,学着看到人的内心,想要开上帝的全局视角,可偏偏忘了再怎么样,我也终究是个成不了神的人。我身上存在着我在他人身上看到的一切人性,无论你喜欢与否,它们都不会因为你选择视而不见就消失不在。那一直困扰着我的缺失,就是作为社会人的情感。人不可能脱离他人完全独立存在,这种脱离既包括物质生活:一个人不可能不靠他人生存,也包括精神上与其他人的沟通,人对孤独的恐惧不亚于死亡。我们都需要和另外的某些人产生联系,哪怕是恨,是伤害,是折磨,都好过被隔离。......好像我是要搞死自己。
昨天看见一篇推文,说“理智化”也是一种心理疾病,抛开“心理疾病”的种类之多不论,其中倒有一些确实提醒了我:过度的理智化是一种自我防御措施,为了防止感受到伤害而拒绝感受;习惯性的理智化或情感隔离可能带来的后果是,如果我们不锻炼识别或分享自己情绪的能力,我们便可能会失去它。
不想受伤就会逐渐丧失感知力,变得麻木又冷漠,又一天天地在被孤独折磨着。这么说来,我简直就是在饮鸩止渴嘛,再看到人家甜甜的恋爱、每天聚会的好朋友,羡慕吗?羡慕。好吧,那我改呗,不再封闭自己,学着相信别人......可这脑子一热,就完全忘记我当时为什么会选择用“理智化”来自我防御了。又偏偏不巧,迎面就是一记重击,出师未捷身先死,妈蛋的。
不知道是该怪我蠢,还是干脆怨天尤人抱怨太倒霉,怎么就我的关卡全是hard模式呢?真的,我太难了!唉......生活不易,让我碰上一些善良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