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象组织实习(D1-D4) [2016]
系列文章列表: https://www.douban.com/note/754333728/
Samburu D1&D2
鶽鴞 象语KnowTheElephants 2016-11-06
实习的第一天几乎都浪费在了马他突上,所以我将第二天作为实习的开始。



窗边总会出现好奇的小动物;但犀鸟赤裸裸就是来要吃的,开饭前这一通撞,窗子的裂痕怎么来的也大概明白了
第一天早上4点多就醒了,伴随着漫天的星星、猫头鹰的叫声以及桑布鲁守卫的手电来到了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到STE的官网上查看人员表,见了一堆人、说了一堆“Nice to meet you”,却几乎没记住几个人。河对面桑布鲁的孩子们很早就起来了,在河边打水。营地的饭桌就在办公室旁,所以这里总会聚集一堆鸟、兽。掰块面包顺而垂下手,马上就会有地松鼠从手中拿走面包。朝空中扔块芒果,又会有不知从哪儿窜出来的犀鸟将其叼走。除了办公室的饭桌,食堂外也总有动物扎堆取食。早中晚饭分别在8、13、19点进行,晚饭的灯光下会有一堆虫飞来飞去,飞到盘中也不稀奇。有虫自然也有捕虫者,壁虎、青蛙、蝙蝠之徒。像白天有猴子、地松鼠、獴候食一样,晚上有小斑獛在身边。也不知道肉食的小家伙想吃什么,给米饭也吃两口。


前两天主要接触了桑布鲁象长期监测(Long term monitoring, LTM),以及数据清洗(Data Cleaning)和录入(Data Entry)工作。数据录入和清洗的工作非常多,随便拿出一个文件夹就够做几天的。我负责检查的是哺乳动物调查的(Mammal Census)数据,录入的是98-2012年的项圈象信息(Elephant Immobilisation Information)。LTM几乎每天进行,持续3-4个小时,绕着保护区去调查大象,记录包括群组成、行为信息、确信度等信息。监测人员几乎能识别在桑布鲁和水牛泉内居留、过境的几百头大象的ID和名字,表示非常佩服。
LTM记录信息以及命名规则


墙画上的写着很多大象家族的名字和成员ID



需要特别注意的信息


类似的文档夹随处可见

录入项圈象信息时发现的Yao Ming

这两天的感觉就是人们生活在一个动物园内,人在笼中、动物在看。最快乐的莫过于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动物传达给人的信任,而不是从头到脚充满了恐惧和逃避。LTM项目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拍照和写故事,下面传一些大象的照片:

幼象需要族胞帮忙爬出水坑是常发生的事件,第一天参与LTM就在Royals家族身上见识了。场面很有趣,亲妈视而不见,并带走了一些成员,仅留下几头小象负责救援,其中还有在旁边自己玩儿的、守卫的。10分钟后,小象脱离困境。



家族里的年轻雄象几乎见面就“掐”一下,这种争斗游戏对于今后为争取地位和交配权力而发生的真实打斗意义重大。



躺着的小象更可爱,因为有向各个方向守卫的成年象它们才能如此安逸

观察乳象非常有意思,走路走不好、鼻子用不好、总晕头转向,是不是还学着成年想来个展耳威吓(spread ear)、佯装攻击(mock charge),但行为发出后马上就跑回母象身边,反而像被惊吓了一样。








大象离车可以很近

其他:



Samburu d3&d4
鶽鴞 象语KnowTheElephants 2016-11-07

在营地的几天都是11点睡、5点多醒来,规律且充实。
D3天亮不久,就有大象来造访营地。这是两头雄象,一头叫Serena,一头叫Safaricom(当地最有名移动网运营商)。一般而言,雄象之间很少有类似朋友的关系,但他俩貌似是一对好基友,时常一起出没,算是来营地较频繁的大象。

刚开始时他们只是顾自地吃树上的嫩叶,都没发现我已经走得很近了。不一会儿,Safaricom转头看到了我,他瞬间定住了,耳朵略微展开,眼神从垂视变为直视,估计他在想“哪儿来的小猴子敢靠我这么近”。我知道他马上要对我发起了佯追(Mock-charge)了。果然,没几秒,他见我没有后退的意思,便动起来追我。电光火石间,追出了10余米,但对大象来说仅是几步的事。在逃跑的过程中,我着实感受到了大象跑起来的安静和迅速。这里说明一下,首先逃跑并不是应对的最好方式,但如果跑起来了,要注意迂回跑、寻找障碍和陡坡,具体可参见下面段尾的文章。后来我索性爬上树去看,十分惬意。在营地看大象,要呆在营地人员能注意到的地方,否则会让他们担心。最好保持在大象侧(前)方观察,不会影响到大象的移动。另一方面,由于大象走路非常轻,跟在大象的后方很容易关注不到自己的身后。时刻谨记每年死在大象脚下的人不计其数。
如何从象追中逃生http://www.wikihow.com/Survive-a-Charging-Elephant

大象这样的回看是想告诉我“当心,我可一直看着你呢!”

远端的Safaricom和我们一起进食
我来的这段时间是实习生最多的,有四个人已实习超过1个月,出去做LTM难免座位不足。D3那天其他三个实习生都要去,我就选择了坐在车斗里。为了能获得最广的拍摄角度、最近距离去接触大象,忍4个小时的暴晒、颠簸是值得的,但漫天尘土对设备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可能不会再这样选择了。
在桑布鲁能近距离观察大象,触手可及




这里的实习生都很厉害,有女电影制作人、鸟兽专家、GIS工程师,还有一个在肯尼亚做人兽冲突研究的英国硕士。当然还有一个Chinese,就是我。关于这几个实习生今后会再做介绍。
这边虽处野外,娱乐也是必要的工作。比如实习生在晚饭过后会打牌,周三被称为电影之夜(实际上哪天想看就看),据说还有一个台球桌。而且这里的人酷爱足球,常到村酒吧去看球,若是哪个下午找不到人了可能就是抱团去看球了。D4(周六)并没有活动,营地也只剩生活保障和安保人员。当天我录入了10余年的数据,看了人猿泰山(UK实习生的最爱),打了半晚的扑克。总之,这里生活还是很丰富的。

holmes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偷拍摄像头 (11人喜欢)
- 离开大城市 (163人喜欢)
- 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86人喜欢)
- 琅勃拉邦的非法制品 (8人喜欢)
- 2025沙耶武里象节 (3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