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上课的日子
“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都德《最后一课》
昨天研会群上发通知,让我们每人写一段简短的线上上课的感想,我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是要以我们拙劣的言辞歌颂课堂,还是可以在一定言论上畅所欲言呢?部长说可以小心翼翼地畅所欲言。
线上上课,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阶段面对的情况都是很不同的,而我了解的也只是一些碎片化的线上课堂。
前几天听外婆打电话,电话那头是和外婆年龄相仿的一个70多岁的奶奶,她说过年时候孙子留在她家里了,父母都先回家了,后来封城了,小孩子开学却回不了家。孩子上小学,现已经线上开学了,奶奶家在农村,她没有智能手机,就在村子里面借智能手机,一开始借到了,可是奶奶不知道有了智能手机还要有网络才可以上课,现在人家不愿意用流量给小孩子上课,把手机拿回去了,奶奶的孙子哭着要上课,而奶奶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比这还惨的故事我们在网上见了很多,但是这是距离我身边最近的一个,最容易共情,在封锁最严重的几天里,全网都在说“停课不停学”,听上去很让人振奋,可我脑子里总是翻滚着这样的画面:小孙子哭哭啼啼嚷着奶奶要上课,奶奶无可奈何又求助无门,一想到这就又感到无可奈何。义务教育阶段总接受这样的教育,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都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那时候这句话很遥远,如今终于年长,倒有些体会来。
“我们能够坐在家里舒服的上网课,也是来之不易的。”
可意识到这个,我们真的就能好好上课了吗?
上学期选课,只选了一节早课,就是八点钟的英语课,现在也变成躺着上了,当然研究生阶段是不太重视这种公共课的,英语政治通通不在绩点范围内,老师似乎也很不在意互联网这端的我们,连录播课都没有,就仅仅是在平台发帖互动,于是我就睡眼惺忪地躺在床上发几个帖子完成了一节英语课,一无所获。
我们专业上课的软件就是腾讯会议和QQ,人数众多,大家也都不打开视频,于是就对着头像、PPT开始听课,饿的时候去找点吃的,累的时候伸个懒腰,困得时候在床上躺着听一会课,甚至觉得实在无趣就把音频关掉,看书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是网课的常态,当然我也在网上看到很多线上上课认真学习的图片,其中最认真的似乎就是高中生,我很敬佩。
有做高中老师的大学同学,昨天给我发消息,说她这个月都没有课了,我很惊讶,她说高中是录播课,她的课都已经录完了,现在终于轻松了。高中老师平常在学校上课时候很累,要伴读、备课、跟早晚自习,而今这些统统没有了,而是变成学生一个人的奋斗了。我妹妹就是高中生,还很不幸的是高三,听她妈妈说,现在就是没日没夜地打卡,学习,似乎更累了,而且还拖累地她更累了,有的时候她真的想把手机关机。
再回到我们研究生的课堂,我总是想起上个学期上课的情形,我们十几个人坐在一间狭小的教室里面谈论着“文学是什么”、文学理论还有与文学有关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大概所有文科专业都免不了做pre,多的是同学讲,同学们讨论,老师点评,而同学们讨论的环节就又免不了漫长的沉默,漫长的沉默充满狭小的教室,蔓延在大家紧张兮兮怕点名到自己的呼吸中,时间就此流逝。这也是我对学术失望众多原因中的一个,无论我们是慷慨激昂或是索然无味地进行一个问题的讨论,最后都这些问题和感受都灰飞烟灭,讨论本身就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讨论出什么意义充盈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感觉是很荒诞的,就好像生活本身变得虚无起来,建构的一切并不是生活,而是一些没有它生活也可以继续的东西,这会产生一种摇摇欲坠的无力感。当然除了上课,做很多别的事情也会有这样的感受,而我现在还没想通要如何克服,以后或许也不会去想,有些问题,不去想,就不会成为问题了。
现在这些课堂变成线上了,原本就不是很坚固的课堂一到了网上更加烟消云散,十几人的沉默打散到不同的空间里,于是沉默于无形中被削弱,化为孤独,有一门课的老师上课之后在群上说,觉得这样上课特别孤独,她不知道自己所说的大家都有没有听到,或者有没有理解,没有眼神交流的课堂感到特别空洞。我也偶尔感到孤独,但是幸好还能在上课时候做些别的事情克服孤独。
这样上课能学到什么?
我不知道基础教育阶段这样上课的效率如何,但是对于大学,无论是在学校上课还是线上上课所获得的都不会比自学获得的多。所以即便对线上上课有N种不满意,都还是要适应它,再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不习惯的只是不能给线上上课开倍速,只能听着老师慢吞吞的语速结束一节课。于是变成一边吐槽线上上课效率低,一边以一种消极态度恶性循环。
其实早就知道学习的主要形态就是自学,这样把无趣的课堂虚拟化,其实也是一种自学契机,譬如今天,我就混进创意写作班听了一天课,上午上课的老师真的讲的太好啦!这样就突然又对学习有了一点希望,哎,情绪化不是成年人该有的状态,但又总是难摆脱。
anyway,疫情总会过去,线上课堂也会变成线下,而今我们我们还在谈论它,因为有无数的学子在以这样的方式求学,终有一天,线上课堂也许会成为主流,也许会成为魔幻现实般的存在,可是都不会有这么大的谈论热度与深切的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