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完美的自己”,可能是碗毒鸡汤
Editor'sNote:
前段时间,一档名为《你怎么这么好看》的综艺由于受到全网嘲讽而火爆出圈。节目大概流程是由几位常驻明星嘉宾到素人家里,根据自己擅长的领域,“改造”素人的生活。
很多网友不满该综艺抄袭某国外高分原创综艺的皮毛,更多差评则直指这档节目背后难掩的对女性的恶意:把“好看”当作标语,暗示女性价值与其观赏性外貌的关联,抱着偏见与歧视,公然加深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对于“用外貌把女性裹挟在狭隘单一的审美里”的批判,对于“美的标准是一种社会标准”的论断,相信大家肯定听过不少。但来自英国的哲学教授 Heather Widdows 却独辟蹊径,为我们指出在当代,美的标准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已经成为一种道德伦理标准在运作……
要理解审美标准,我们需要认可审美标准所具有的道德功能和主导地位。不能认为它只具有负面意义,也不能认为这是良性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不能停留在个体选择层面进行讨论。
作为美德的美
“真善美”自古就被看作是良好的美德,而外在美也被当作是内在美的一种体现,甚至有时外在美会直接与内在美被划上等号。柏拉图说,我们对美的爱与追求是天性使然,也是出于这样的天性,我们会去追求善与美德。
而另一方面,丑陋则通常跟恶联系在一起。神话故事里的女神和英雄都年轻貌美,而童话故事里的继母和坏蛋则往往丑人多做怪。
外表的美代表着品德高尚,这一隐含观念不仅出现在童话故事里,也同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并通过我们对美的不断渴求而得以巩固。

作为标准的美


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关于美的标准,这些标准通常只针对一小部分女性,并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
古代中国女性以裹小脚为美;欧洲女性以穿着紧身胸衣为美;将白铅粉涂在脸上也只是在相对短暂的一段时间里在一小部分人中流行。这些都不属于对整个女性群体的要求。尽管我们可以想到,女性确实可能会渴望追求外表的精致。但以上的例子都意味着,美的标准作为一种规范,是有限的。它的有限之处在于真正参与其中的人是少数,并且标准并不唯一。
当代生活中,对于美代表高尚品德这一潜在认同仍然存在,但美的标准却改变了,变得有点“滑头”:美的标准并不再是单一的“所有人必须都瘦到100斤才是美的”,它看起来似乎更加“包容”了:你可以穿不同尺码的衣服,可以是个小矮子,可以是巨人,当然也可以是中等个子,但是无论如何,你得展现出修长苗条的观感;你的胸部可以不大,但是你必须要展现出性感……

除此之外,美的标准好像又变得很“多元”:白皙的肌肤固然是被看重的,但如果你皮肤黑,也没关系,因为这一标准除了肤色之外还有其他方面,比如身材比例,身形展现。如能在其他方面达标,那么你也会被认为是美的。
一旦接受了这样的设定,一个人想要变得完美,或是仅仅想要变成一个不那么“差劲”的人,就必须想方设法在这些美丽参数上达标。而如果你的情况不能满足这些标准,那你可能会被别人看作是废柴。
已经有很多人都陷入了这样的怪圈中。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在“我是谁”这个问题上,自己的外表至关重要。就连三岁小女孩都会根据身材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年轻女性宁愿瘦也不要聪明,她们中有人说:“我觉得要是我能穿上小码的牛仔裤,我会更快乐。比起课程拿A,我更想瘦到能穿进瘦腿牛仔裤。“
达到这种审美标准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女孩们也因此更重视身体,忽略健康。虽然说资源丰厚程度影响着一个人对这种审美标准的热衷程度,但这不仅仅是有钱白人女孩所面临的问题。曾有一项针对印度年轻女性的研究报告的作者说:“人们会认为自己有很多选择,但‘胖’并不是其中之一。”

男性也会感受到压力,对所有人来说,身体变得更加重要,不符合审美标准的代价是高昂的,并且越来越政治化。对于身体的焦虑、挣扎与成败渐渐变成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上演,越来越支配我们的思想和习惯。这是我们建构自己的生活与自我的核心。
身体代表着我们的自我,我们就是身体所展现出来的自己。无论我们能做到多成功,最终都会面对失败:我们的身体会走样,皮肤会松弛,无论我们做什么,苗条、紧致、光滑、青春都无法永续。
视觉文化和虚拟文化盛行的时代,我们可能会忘记,人不仅仅是一副躯体。但在面对审美标准的挑战时,还要记住,人也不仅仅是脱离肉体的游魂。 ——Heather Widdows

PUP 内容速递:
Perfect Me:
Beauty as an Ethical Ideal

作者:Heather Widdows
出版时间:2018.5.1
ISBN:9780691160078
在当今的视觉文化和虚拟文化中,人们对于想要变美的需求日益增长。无论对错,让自己看起来“完美”已经成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道德理想,并据此来评判自己是是成功还是失败。Perfect Me 探索了美的标准不断变化的特质,展示了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支配性、要求更高、更全球化的特点。
Heather Widdows 认为,我们对自我的看法正在改变。我们越发地将自我定位在身体中,这个身体不是我们现实中那个有缺陷的身体,而是我们想象中渴望转变成的身体。这样一来,我们便更加倾向于接受这样的美的标准。没人能足够强壮,足够苗条,或者拥有足够光滑的皮肤——除非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医疗美容技术的介入。而当这样的高标准被看成是生活的常态,我们也会相应的承受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美的标准也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抗拒。
如果你曾经有过所谓“做最好的自己”的冲动,或者担心过自己正在“自我放任”,本书会为你解释这些想法产生的根源。Perfect Me 探讨了美的标准是如何定义我们对自己以及他人的看法并构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以及它是如何用所谓“美好生活”的承诺(这些承诺本就是可疑的)来吸引我们的。作者认为,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美的标准所具有的伦理性质,然后才谈得上去解决它所带来的危害。
本书获 The Atlantic 2018年最畅销书籍。
作者简介:

Heather Widdows, 英国伯明翰大学哲学系全球伦理学 John Ferguson 教授。著有 Global Ethics: An Introduction, The Connected Self: The Ethics and Governance of the Genetic Individual 和 The Moral Vision of Iris Murdoch.
名家推荐:
“Heather Widdows 在 Perfect Me 一书中,阐述了权威之下呈现的吸引力有何深远影响,在此过程中,使美丽本身回归其应得的对待——被理智对待。这本书有一个具有大众市场含义的学术书名,认为美是一种结构,被种族化和性别化;美是一种束缚,常常是一种惩罚,也是残酷的;美是一个目标,对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遥不可及的。Perfect Me 是一本专著,人们通过封面来鉴定其内容,这一方式恰恰反映了人们惯常的行为方式。”
——The Atlantic
“Heather Widdows 的这本书让我得以通过自己的身体来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这个框架让我摆脱了多年来不经意间积累起来的混乱思维。我很感激与这本书的相遇。这本书常读常新。”
————Bri Lee, Sydney Morning He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