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章|如何破除越在乎越容易失去的魔咒?
在乎这个词都让我有点心脏痛。太在乎一个人可能就是类似这种时时刻刻都会因为对方心痛的感觉。无论对方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都会心痛。
除非你能时时刻刻感受到对方同样的在乎,但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生活,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强烈的在乎是一种很强的心理能量,一般人都承受不住。就像武侠小说里你没有足够的修为,太多“内力”只会让你走火入魔。
我们越告诉自己不要太在乎,反而是越在乎。这股能量你越来越强,你越加无法控制。
你不知道自己心里的“在乎”是什么东西,你无法运用转化它的能量,只会觉得很痛,于是感到恐惧,试图让对方与自己完全成为一部分,要求也愈加全面和苛责,过度付出和索取,失去界限感和自我,想要通过控制、依赖等等方式来减轻这种痛苦。
我们的“在意”本来是关心对方的“美好品质”,人都渴望被人爱被人在乎。结果无法承受的在乎却变成了折磨自己和对方的“利剑 ”。

很多人说太在乎说明你价值更低,但我也会更在乎一个人或者被人更在乎,但我不认为是某方价值问题。我在乎一个人的时候反而是我个人写作和咨询体验感最强,情感能量也最充足的时候。
在意的东西让我们痛苦了,我们是可以选择逃避、忽视、否认或者压抑,但那种在乎的情绪是存在的,你最好的方式是选择与之共处。
我年轻的时候对感情其实没什么感觉的,也不经意间辜负了一些人。当我真正在乎一个人时,才感受到此生从未体验过的痛苦程度,不是因为这个痛苦本身有多惊天动地,而是越在乎就越敏感和脆弱。
我在乎一个人的时候,我很容易过度共情,说不会乱想是假的。不会发生的事也会反复在梦里出现。
我梦到过他出轨,梦到过他不爱我,梦到过他欺骗我、离开我、利用我……我也梦见过我和他前世也是一对,前世我辜负了他,他因我而死……
当然我也梦见过我们很幸福的场景,尤其是我们出现的问题解决之后,我的梦境都变得美好起来,比如梦到他捡到了我小时候放生的那只乌龟,它告诉他在哪里能找到我,他就来了。(ps:梦境暴露了我的潜在的戏精本质和少女心)
很多人以为我这样的人能够很好的规避痛苦了,但对痛苦的敏锐和感知并不是靠理论的堆积,对人痛苦的深刻认识,永远要靠体验才能真正理解,这也是我们很多人知道某个道理但是做不到的原因,因为没有真正觉知。
什么是体验呢?
我其实也无法解决我个人体验之外的痛苦深度。无数次在梦里,我都有真实死掉无数次的感觉,体验过家破人亡和生离死别的痛苦,乃至永恒的孤独感。现实中也有过。
心理学逃不开对梦的解析,很多人分手后都会无数次梦到前任,一次次的体验分离的创伤,每一次梦到痛苦都会加深一点。梦既是入口,也是出口,潜意识会告诉你方向在哪里,如果你只看到痛苦,就看不到方向。
遇到痛苦的梦我们都会想很快醒来,很多人面对痛苦的第一选择是规避,其实我反复说,最好的方式是面对:睁大眼睛凝视你恐惧的那个东西,不要逃跑,不要动,敞开自己任由它蔓延我们的全身心,痛入骨髓,然后转化为自己和他人慈悲和怜悯。
体验多了,部分人看来200%的难以承受痛苦,在你那里只有10%的程度,强韧度和包容度由此而来。
当然每个人都有面对世界的不同方式,来到这个世界上也有不同的功课。说实话能为感情烦恼的人我认为已经是幸福的了,因为至少说明你不用为生活为家庭为身体烦恼,你健康而富足。
可也许你会因为失去一个人而感觉失去生命的意义,然后又因失去意义感而自我放弃,开始否认自己的所有情绪和欲望,什么都不想要,也什么都不敢要了。
其实太在乎不只可能失去,也可能会放弃,当受不了这样的痛苦的时候。
很多人提出分手也是一种主动选择的失去。
所有深思熟虑的分手,在提出之前内心早已演练过无数次失去你的痛苦,直到感觉自己的心能承受了,也就真的放弃了。
在乎是一个中性词,甚至在我看来是一个礼物。在乎后面可以加自信,可很多人加了自卑;可以加责任,很多人加了束缚;可以加快乐,很多人加了恐惧……
很多鸡汤甚至心理学理论都说,越在乎越容易失去。这些是失败规律,可以借鉴求取成功,不是通过“不在乎”来得到,而是通过“变强大”来得到。否则都不想要了,得到还有什么意思呢?
我身边有一个我曾经很敬仰的人,他受过伤之后选择把自己包裹起来,什么人都不要去在意。
他现在看似很洒脱很开心,可我发现我不喜欢他了,甚至有些“瞧不上”。过去我也有过这样的时候,可是我不喜欢,哪怕不会受伤害我也觉得自己这样显得怯懦狭隘无能。后来我遵循自己的内心,越在乎越要争取和得到,享受“在乎”这种痛并深刻的感觉。
都说人一旦有了欲望和感情就有了烦恼,我愿意接受在乎的烦恼胜过无忧无虑却没有感情和生趣。毕竟过了一定的年纪我越来越无欲无求得过且过,越来越难有一个很强烈的渴望了。
如果这世上都没有一个人能让我们在意,活着是看起来很强大,却也无趣。
懂得了正确懂得求取之道之后,谁说在乎的结果一定是失去呢?
烦恼出现的下一步是破除它,然后就是更深广的世界。不能因为在乎和敏感让自己成为弱势群体。我们首先可以做的是:
①接纳自己这种在乎带来的敏感
你的在意和敏感,体现在不敢让对方有一丁点儿不开心,害怕一不小心就会失去对方。实际上我们高估了自己的攻击性,也低估了对方的心胸。
比如,你对男朋友说话说重了,或者你的要求过高,内心会一直纠结于是否要继续说一些更柔和的话,即使你可能已经非常柔和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多了,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敏感,人的关系也没有这么脆弱。
②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我们在乎都是因为那件东西没有那么轻易能得到,我们觉得自己要多付出一点有时候也是觉得自己离它太远。得到爱本身不难,而很多人贪求的不是一点点爱,是永恒的爱,希望对方停留在最爱你的那一刻。
既要求深度无穷,又要求广度无限,这样的要求难道不高吗?
恰恰是这样思维让彼此之间更加不平衡。你就会陷入一种“末日”的感觉,因为你怎么做怎么错,怎么在意都没用,感觉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不仅如此, 对方也开始慢慢的离你而去,主观客观的因为你的“自卑”“敏感”。
在感情上有目标有“野心”也不是坏事,你可能获得更深刻一体的亲密关系,但依然不能“眼高手低”,如果在感情中碰壁说明当下你的感情能力不足以克服你目前的感情困难,需要降预期,提高能力。
核心思维就是明白“界限”。再亲密的关系也要保证对方自身的独立性,还有自己的。不分你我的亲密确实存在,但可遇不可求,不要把所有的需求和期待都放在除了自己以外的某一个人身上。
③成熟的运用“在乎”这种能量
成熟运用这种能量,就是将其化为动力,而不是一直灼伤别人和被伤害。
美国畅销书《小妇人》有一句话经典语录:
“爱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小爱是小药,只能作用于你自己和周围少数人;
你可以发展成大爱,把你的爱分散成爱情、友情、亲情等等,用这种爱去“在意”更多的人,惠及更多的人,亲密关系不只有爱情一种。
这样也带给了你的好处,你的“在意”“敏感”可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不会局限于一个人,不会再因为不可控的某一个他人牵制自己所有的喜怒哀乐。
你的世界不再是单独的一个只属于他的范围,而是分成了多个区域,有更多可以在意的人,更多在意你的人。
即使是面对他冷漠和自私,你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去选择,可以把你的善良用于保护你热爱的一切,一切不要是某一个人,也有很多你忽略的值得爱的人。
再者,就是更广阔的心去包容。
在乎+包容=爱,当你包容的力量能够驾驭你的在乎的时候,恐惧也就消失了,你所爱的也会一直伴随着你。
你“在意”其实带来了更多的、深刻的感情收获 ,虽然前期会有更多痛苦,但也带给你更强的能量,你可以利用好对情感的敏锐度和体验,最终逐渐“升华”你的人生。
一定要主动去接触这个世界,成功更多,失败更多,经历更多,收获更多。就不会在某一件事上那么害怕,害怕某一刻失去就是永远失去,害怕失去一件东西就世界崩塌。世界之大,狡兔还三窟呢,人也需要让自己有更广阔的格局。
失败多了,就觉得之前的失败没什么;成功多了,之前很多求而不得的变得唾手可得后反而没有那么在乎了,却也更在乎了,因为是伴我人生的重要的人。
“越在乎越容易失去”是对的,你不想失去就相对“难”一点,因为是心控制大脑,而非大脑控制内心,我们无法想不在意就不在意。
所以你要减少自身痛苦不是减少在乎,而是减少愚昧、恐惧、控制、自卑、怯懦,这是你要克服的困难所在。
可以说我们要克服这些被“在乎”的能量唤醒的人性深处的弱点,若是你能做到,便能拥有更深广的幸福。
我说深度也是不造假的。人总是在面临巨大压力和痛苦下不知所措,大部分的人只求快速的答案:我能不能…?ta会不会…?什么时候可以…?
也因为如此,某些东西才会有更大的受众与市场,似乎谁都希望遇到神人,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自己所有的问题。而面对问题和事实,彻底的疗愈和改变,看起来更像是一种负担,即使事实上这样你才可能真实的拥有。(具体的方法我也写过很多)
逃避多有乐趣呀,不去争取也不会有失败可言,不去爱也不会为情所伤,不会在乎啊也不会有失去的痛苦。但人都只活一次,体验下又怎样呢?你在怕什么?
我不灌鸡汤,但希望你勇敢而幸福
by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