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圈”及……
由于疫情原因,宅在家已快50日。平日都在说如果时间够充足就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但是真的有如此大把的时间,才发现做事不难,而是在没有“目标”、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要如何按计划完成,才是最困难的。说到底,还是老话一句:凡事开头难。目标日日有,但是不是一直都是那一个,或者是不是一直都是一个方向,就说不定了。
从回国时就在寻思开一个公众号,曾经和师弟合作开过,但因为两人都在忙自己的事,该公众号不出几个月也就流产了。现在想来,流产也是必然的。毕竟:1、并不太清楚公众号的定位,没有bp,凭着一腔热血和激情,思路不清;2、不想趋同但又对自己没太多信心,很可能最后要么随波逐流,要么灵感枯竭。倒不是说现在的思路有多清楚,但因为外力无法出门的这几十天,忽然对自己、对自己的人生及目标有着醍醐灌顶般的认识。我曾经一直以理性自居,但是回头想来,自己前两年的思路,和理性根本压根搭不上边。当然会有那种“做就对了”的热血鼓励。但是现实并不是像动漫里那样永远都是“冲冲冲”,死了不能reset,要是没有连自己都能坚定的产品,还要怎么坚持到底。
将饮食-文化-行业-趋势联系起来的,铺天盖地满大街都是。本来应该对此话题缩手缩脚的我,在经过几天的挣扎和思考后,反而更释怀了。我也曾多次拿“踏出舒适圈”这种话来刺激自己,学自己压根不擅长的知识,与自己完全异类的人成为朋友,接受自己完全反对的论点。当我凭着“将心比心”的心态“试图”去更多地“了解”外界,没想到反向却削弱了自己的特点。我不是鼓励“小确幸”龟息不动,但似乎也没人去思考到底“‘舒适圈‘为何一开始会形成这个问题“。我承认自己不是个全才,这也许在当今的社会风气下并不受欢迎,我怕的是赶不上潮流,怕的是不够接地气,怕的是自己从本能地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排版、视频剪辑等时间上。但是,正因为认清了自己的优势和弱项,也更坚定自己应该持续努力的角度。所以,我觉得,“踏出舒适圈”这句话应该改成“踏出让自己停滞不前的舒适圈,而在自己真正感到舒服的圈子里不断深挖”可能更为贴切。
也许,只有在不断摸索思考来回往复中才有可能摸出自己的道路。我从来不后悔自己曾经的经历,只愿这些经历,能够成为以后的素材,能够帮助我做出更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