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2020年3月9日(中国戏曲史)
第一节 戏曲的美学特征
1.综合性:
戏曲包含了文学、史学、哲学、诗、歌舞、武术、哑剧、造型艺术、中国传统的绘画、刺绣等等。
四功五法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
曲牌
《端正好》《醉花阴》《新水令》《皂罗袍》《斗鹌鹑》《一枝花》《喜迁莺》《节节高》《愿成双》《滚绣球》《叨叨令》《货郎儿》《芙蓉花》《折桂令》《竹枝歌》《醉春风 》《快活年》《青玉案》《新水令》《驻马听》 《凯歌回》《甜水令》《步步娇》《潘妃曲》
板式变化体:五字句、七字句
3.程式性
程式:《荀子》有言“程者,物之准也。”就戏曲而言,程式是戏曲艺术经过多年的艺术积累,而形成的艺术规范和创作标准。
(1)戏曲程式包含的内容:
人物行当 扮相造型 音乐语汇 编剧手法 形体动作
起霸: 表现古代将士出征上阵前,整盔束甲的情境。起到展示武将的威风气概,烘托渲染战斗气氛的作用。是演员必练的基本功。
甩发、趟马、走边、抢背、水袖、髯口功、翎子功、帽翅功、耍下场
(2)戏曲程式怎么来的?
理论:来源于客观世界 (大自然、生活、艺术 )
哲学思想:虚实相生
实践:提炼、创造、稳定
(3)戏曲程式何去何从?
传统艺术如何表现当代生活?
有可能创造出属于当代的程式吗?
如何实践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文艺编导的责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