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自己的一些杂思
最近开始看书了。
昨天看到一句有意思的话:
这段封闭的时间,也许就是让我们来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我忽然想起,好像自从有了智能手机以后 我很难安静下来。
享受一本好书,看窗外风景,享受属于自己的独处时间。
我变得很忙碌。好像对着电脑,手机,我不去做一些事情就浪费了
但这种一个人独处的思考时间,我好像却不再拥有。
以前的假期,我可以一下午都在窗台前,看书,听歌,甚至什么都不做,只感受窗外的微风。
现在整个人都充满躁动,越来越没耐心。
我好像,找不回当初那个热爱记录,热爱看书的自己。
反倒是这段特殊的封闭时间,所有人都复工了,就我一人独自在家中。我经历了很忙碌的线上办公,无所事事的玩游戏,一部电视剧一部电视剧的看过来,微博推荐的新菜一道一道做过来,把我所有对假期,对不上班宅家做废人的期待感全部耗光以后,我忽然想回归了。
我开始关闭所有电子产品,开始触碰很久没碰过的书本。
这几天,一本一本的看过来。
我没有先看一些尘封已久的新书。而是选择了一些以前看过,但是很久没碰过的书。
不知道为什么,看回以往热爱过的书籍,好像过往那种对书本热爱的冲劲也回到了身上。
以前可以为一本好书挑灯夜读,一看就一定要到末页结束才肯罢休,往往这种时候,已经是天刚刚亮,才愿意闭上眼睛好好睡觉。
心里的感受挺复杂的。
豆瓣的一个话题,那些曾经兴盛而最后又落败的网站。
一个个看过来,好像自己的青春也随着这些网站被翻出怀念而重新过了一遍。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哪怕再怎么被社会打磨,也想保留自己一小部分棱角的人。
但是看到那些网站,想起这么长的宅家时间,自己所做过的一切无聊事。
我才发现,早已有很多曾经习以为常的习惯和坚持在悄悄消失。它们曾经是我引以为傲的与众不同,却被我一点点找借口找理由丢弃。
我还是那个有棱角的人么?这几年我在做什么?我好像在渐渐被同化。
想起上上期的歌手。
曾一鸣踢馆失败,问,你认命了么?
嗯,认了。
看到他眼眶泛红的点头。
感觉特别难过又特别讨厌。
那时候只是很讨厌这种感觉。现在想起来,我应该是透过他,好像看到了自己。感觉自己是很努力,也为之挣扎过。但又有多少人能有机会脱颖而出,抓住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力争上游?
我们大多数人应该也只能庸庸碌碌过一生吧?
所有的不甘心最后都会被现实打成甘心。
现在的我还是不服输的。
我还想再拼一次改变。
刚刚忍不住买了包烟,打开音乐,随机播到一首歌,看到歌词。
tomorrow comes though nothing is for certain but we always pray and try to live a life without regret 不知道为什么,好像豁然开朗了。
以前看乱世佳人的时候,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斯嘉丽最后这么难过的时候,忽然会抬起头来说,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当时,只知道这是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但是我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样在很绝望的时候又充满希望。
但是当我看到这段歌词的时候,我脑海中忽然就开始闪现斯嘉丽说这句话的样子。
好像,这对我来说,tomorrow is another day,我也是这么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