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胡思乱想✏️
1. 爱马仕出口红了,文案:Orange turns red. 哈,看笑了,但这可咋翻呀?
2. Original 的反义词可以是 Derivative;Facts 的反义词可以是 Entertainment。
3. Garam masala 可以理解为印度五香粉(五是虚数)叫它综合香料当然也行,但我觉得印度五香粉更亲切呀。同理,我也更愿意管 Tomato Risotto 叫意大利番茄烫饭。中文真的很那啥了,「平假名」「韩国拌饭」在英文里都保持着自己的发音,在中文里我们就是有自己的叫法。想起朋友跟我说「你想想 Apple 在中国叫『苹果公司』,在日本怎么不叫『林檎会社』呢」。
4. 在美国的公路边步行很难不产生离家出走的感觉,而且一路上很难不去想《冷血》里描写的片段。即使是在新英格兰。
5. Mad Men 初吻课堂:It's where you go from being a stranger to knowing someone, and every kiss with him after that is a shadow of that kiss. 也请欣赏另一句这部电视剧里的优美台词:You are a house cat. You are really important. You have little to do.
6. 咖喱和咖喱叶没啥关系,Tikka Masala 是英国菜(open to debate tho hahaha);阿根廷、美国、英国的解牛方式是不一样的;虽然 1970 年就有人申请了发明专利,但有滑轮的行李箱是 1987 才开始流行的,不信你搜 Rollaboard;从王兴饭否上看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海明威和邓小平都在巴黎。同样反直觉的还有龙老师之前分享的希腊雕像是五颜六色的,而不是纯白的,搜关键词第一篇就是《纽约客》的那篇文章。
7. 读项飙老师的序言才突然意识到 transnationalism 其实有前提的。他说,「跨国主义」一个潜在的预设是,国内的自由流动是正常现象,而国家间的流动则不寻常,所以才关注跨国界的流动。这解决了我某学期的一个疑惑,全球主义和跨国主义的区别主要就在这里了吧,两者预设的前提和关怀的对象是完全不同的。
8. 在豆瓣上看了一篇文章想起大学的时候去中院旁听的第一个案子是一位非洲小伙体内运D的案件……除此之外,在广州与这个群体相关的体验确实不多,顶多就是在外面匆匆掠过。现在想想他们的生活状态是国内少见而可见的 diaspora,广州的日本人和西方人也很多呀,却都 fancy 得不可见,他们居住、工作、消费都在 gated communities 里面。另外,文中提到中国人在非洲工作,找当地女生恋爱生子,工期一结束就抛下她们回国,我觉得这帮混蛋就是一个世纪之前的水手 and sailors are the worst as the girls commented on Mad Men. 前两天我看到反对永J条例的论点说“黑人在中国找本地女孩,搞完就会拍屁股走人”,拜托想想以上两种情况的 power dynamics 再说话!这篇文章里还有好几点,我很感激作者 make it clear and vocal 了,不然以后想事情还是一顿名词瞎几把用。
9. 为了让拖延显得很有效率,最近都不看 Netflix 了,我决定一边看 Robert Shiller 的 Financial Markets,一边吃薯片拖延。这门课有豪多版本,我小时候没看完的版本应该是 2008 年左右的,非常糊但是依然在 circulating,你找到的版本要是觉得有点糊,那就可千万别看了。2011 年版在 B 站上,二十节课每一节一个主题,外加三个 guest lectures。Coursera 上这个应该是最新的了,2015年的吧,有 quiz 和 discussion forum,但大部分视频是没有中文字幕的,它把 20 个小时的内容剪成了 7 周的内容,讲座讲着讲着就跳个 quiz 或者一个学生 seminar 的片段出来,还挺奇怪的。
10. 看到一个名为「文科生未来拯救计划」的小组,直接笑出声了(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626216&dt_dap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