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靠朴但有树的时光(2017年写朴树)
4月30日,超爱拖延、爱拧巴的老朴总算准时了一回,于当天正式发行了第三张专辑《猎户星座》,此时距离第二张专辑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四年。果然专辑过后,还是各种不满意,后来也学会了坦然接受,其实这就是生活,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话说回来,再给半年或者一年时间,很可能这张专辑还没做出来,甚至直接放弃了。 一 我也是个拖延症患者,还好,轻度患者,之前写过不少写老朴的文章,最后没有一篇写完的,都是一时冲动上来写,中间吃饭或者干点别的,然后写着写着就再而衰三而竭了。我曾经在微博上写过,在老朴发专辑的时候一定写一篇长微博纪念一下,结果也没有那心劲了,越来越懒得想,懒得动笔,最近写过的文字都是09年时候的了。那时候还都是写在纸上,再打在电脑上的,现在都懒得写字了。生活平淡无趣,善乏可陈,之前我的签名一直是“我是要做个英雄,要吃好大一片天空”。这是假象,其实我真实想法一直都是后面一句“现在懂了这都无所谓,我吃饱就行了”,我年轻时不狂,也没摔多大跟头,就是感觉自己苍老了,那种无力感。老朴都44了,岁月果真是把杀猪刀啊(囧)。 二 谈谈和朴树的相识吧。2000年的时候,我上初一,我表哥跟我爸工作,一直住我家,和我一个屋,他有一个随身听和一抽屉的磁带,各种歌手,当然都是盗版的。我没听过,也没兴趣听。后来他走了之后,只留了两盘不喜欢的磁带,一个是火风的,另一个就是朴树的《我去2000年》。后来学校里流行听歌,都喜欢买个随身听别在裤腰带上耍酷。当时很羡慕,当然我家里肯定不会同意买,然后我就以学英语的名义让俺妈买了台步步高复读机(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才怪),然后借着听英语的名义听歌。我只有这两张磁带,而且从来没有零花钱,压岁钱从来都主动上交,反正一直都是个乖孩子(到了高中一个月也只有两块钱,基本买报纸看了,齐鲁晚报五毛一张,能看好久,还记得学校退学费退了八十,我原封不动给家长了,我发小没给,不知道我妈怎么告诉他妈了,然后。。。),所以只能听这两张了,当时听得比较多的还是火风的(囧),毕竟当时《大花轿》《开门红》很火,朴树的特别不爱听,感觉曲风很怪,只有白桦林之前听过,也比较喜欢,那时候我比较喜欢听央视3套的《同一首歌》,每次还拿复读机对着电视录在一个戏曲磁带里,还不让家人说话,虽音质极差,但乐此不疲。 后来上音乐课的时候,音乐老师是个秃顶,又老又丑唱的又难听,不过人很好,就是很多时候懒得教,基本都是上自习然后拿学生的磁带放音乐听,基本听的最多的就是周杰伦,偶尔是王力宏、谢霆锋之类的,但那时候小县城卖的最火的是任贤齐,然后就是羽泉、周华健之类的。那时候每次上课听周杰伦我都恨不得发疯,这是什么鬼歌!虽然所有人都说双节棍好听,我还是很反感,有时候就大声敲桌子以示抗议。后来有女生为了听白桦林向我借磁带,只为听那一首,反复要快进快退好久。后来听的多了,居然发现《new boy》居然那么好听,那种自由感和轻盈感,后来在文章上看到韩寒说听到这首歌时仿佛年轻了十岁,我确实深有同感,虽然那时候我也只有12岁。再后来每首歌都开始喜欢,有时候也会抄抄歌词,写作文的时候也会写到他的歌,开始关注与他有关的文章并保存下来。那时候在盗版《萌芽》里就看到不少写朴树的,还很是开心,不过那时候对《新概念》里的文章嗤之以鼻,感觉描述大学生活怎么都那么黄,那么堕落,这种糟粕居然能发在新概念里?so crazy!初三的时候,前桌(算个小混混)问我借了《我去2000年》的磁带,居然不还我了,说借给朋友找不到了,我很生气,说如果不还我,就得赔我十块钱我再买(当时盗版磁带应该是3-5块钱),他不回应,后来在我义正言辞的正义感召之下还给我了。后来还在学校附近买过两次朴树盗版磁带,惊喜发现了不少新歌,不过不少歌曲听到之后感觉声音完全不一样,当时就明白是张冠李戴了,其中有许巍的《执着》《温暖》,还有一些不知所谓的人的《在我的冬天里》《我的哥哥》什么的。说实话,那些歌听多了,居然也都会唱了,直到现在都没忘。 三 2003年朴树出了《生如夏花》,在那个闭塞的年代,我基本是04年才在学校外买到听到的,而且还不全,A面是朴树的,B面多数也是些不知所谓的歌,不过有一首《流浪狗》还不错,后来知道是李泉的。上了高中之后就有MP3了,那首《且听风吟》还是从同学的MP3里听来的,第一次听的时候还很是兴奋,第一次用MP3听,音质也完美,歌也完美,从那以后我的网名就从“骑蜗牛闯红灯”变成了“且听风吟”,直到今天。有次,我妹妹中午放学从同学那拿了一本《知音》特地带给我看,里面有一篇写的是朴树和晓敏的爱情,我很兴奋,不过我妹妹说你抓紧看,她同学下午就要拿回去,最后也没来得及抄下来,不过还记得一些情节,比如朴树的求婚过程,还说《她在睡梦中》就是写给晓敏的。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那些花儿》,我对歌曲算是个喜新厌旧的人,很多喜欢的歌一般听个十几遍也就厌了,但是直到现在唯一一首百听不厌的歌也就是《那些花儿》,那些年我也遇到过那些花,很青涩的友情,也有过暗恋,也曾陪她们开放,最后各自奔天涯。 高三的时候,班里转来一个女生和我做了同桌,个子很高,刘海有点翘,很像是大话西游里的蓝洁瑛演的那个蜘蛛精,长得还行,学习很好,没事还总爱跟着我,貌似喜欢我吧,不过我总是对她爱搭不理,她也不以为意,是个逃过课,还为抄近路翻过校园墙头的女汉子,之所以提她就是因为她也喜欢朴树,因为我和她的作文都还不错,总被老师印成范文发给全班,有次老师拿着她的作文点评,说最后一句是病句吧,那句话就是“我是要做个英雄,要吃好大一片天空”,老师说怎么是吃呢,应该是撑起吧,我就和同桌一起争辩,“老师,这是朴树的一首歌!”,老师噢噢噢的应着,然后我俩相视一笑,毕业后还曾试着联系她,不过散落天涯了。 四 后来就上了大学,一切波澜不惊,善乏可陈。记得大一军训结束的时候,有文艺汇演,有个女生在台上唱了《那些花儿》,没看清模样,不过当时挺激动,还幻想着会不会和她有什么可能性,嘿嘿,不过唱着唱着发现是范玮琪版本的,嗯,懂了,算,那个时候范玮琪版本的远比朴树的火。在大一元旦晚会的时候,班里要求每个男生都要表演节目,然后没有才艺的我们都选择了唱歌,我基友想和我一起唱《江南》,我执意要自己唱《那些花儿》,在台上的时候不敢看女生们,就朝着后墙黑板上方看,边看边唱,引得女生都齐刷刷看后面,唱的时候还有意无意的用了哭腔,惨兮兮挺傻的。我上了大学之后,我表弟为了上学方便住在了我的房间,有些小秘密我就锁了起来,钥匙在旁边抽屉里,有好几把各式各样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偷看过。不过我的两盘磁带放在了抽屉了,表弟也拿来听,后来也成功成为了朴树歌迷。妹妹没培养起来,鉴于她唱歌严重跑调又不怎么听音乐的情况下,也就没什么了。大学的时候,隔壁宿舍哥们有个吉他,也不怎么会弹,我还一度借来玩,本想着参加吉他协会学来着,但是完全无基础,也就罢了。参加了乒乓球协会,还混了个副会长,也是我从小到大校园生涯唯一当过的官,后来被协会会员虐的很惨,说就你这水平还当副会长呢,不多说了,都是泪。。。最后大学毕业聚会的时候,本以为会很伤感,结果同学都是嘻嘻哈哈的,然后一拍而散,QQ群也从此沉寂无言,还挺羡慕其他学校分别时候痛哭流涕,难以割舍的场景,不过我们没有,学校也挺渣,没有留恋,唯一留恋的也就是一大帮人排队踢实况的日子了,没有爱情,没有其他。 五 2012年,老朴重出江湖,和张悬合作举办了“树与花”演唱会,很高兴他又出现在大众面前,虽然没去,但也一直在关注新闻和微博,演出很成功,没过多久,还收到了小建哥寄来的朴树签名照,很是喜欢。之前我执拗的一直叫他小朴,和晓敏姐一样,不喜欢人家叫他老朴或者朴师傅,不过那时候明显感觉他苍老了,我也就默认老朴了,好在他的心态依然是天真作少年。那年认识了树影子扬妹子,没想到还有和我同城的树迷,很欣喜,还相约看了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当时感觉还挺淑女的,没想到是个蛇精病(嗯,她一定看不到)。2013年10月26日,朴树和戴佩妮的树与花演唱会,因为妹妹在北京读研,朋友也在北京工作,就请了年休假去看,国庆期间工作很忙,领导不同意,还用了三姨生病在北京做手术的借口,虽然做手术是前一年的事了。。。在北京和“在树下”组织碰了头,也见了吴昊昊和笔墨登场他们,都成为了朋友,演唱会的时候本以为会哭,结果心情很平静,然后跟着从头唱到尾,连戴佩妮的歌之前也都预习过了,都会唱,貌似声音大也不好听,坐在前面的两个妹子一度回头看我,边看边捂着嘴笑,我也不以为意。最后差十分钟到十点的时候,老朴说还剩几分钟,再唱个什么吧,全场大喊《送别》,然后老朴就起个头一起唱,时间到了歌迷们还不想走,老朴说时间到啦,然后笑笑说唱那些花儿吧,有规定超时我不能唱了,你们唱我听着,然后全体大合唱,当时心情百感交集,很复杂,也不知道想什么,就希望时间慢点,再慢点。 再后来朴树也搞了好多场演出,全国各地,紧锣密鼓的演,着实累,也没办法,毕竟要养一支乐队需要很多钱,也参加过少数几个大牌综艺节目,还是那么不协调,不自然,尤其是上《跨界歌王》的时候坦言需要钱,让人泪目,生活不易,艺术家也需要钱来生活,可贵的是需要钱,但不是金钱的奴隶。2014年《平凡之路》横空出世,韩寒电影和朴树的合作,满足了所有文艺青年的所有幻想,这俩人也是我一直喜欢的,韩寒也一直很欣赏朴树,并很多文章都有提到,我从小是个好孩子,却喜欢这些退学的坏孩子,因为他们有着我们不具备的才华、执着和不屈,所以才会成功,许巍、赵雷也是如此。接着就是电影和歌曲实现双赢,好评如潮,并一度在微博、朋友圈刷屏,“十年前,你说生如夏花一样绚烂;十年后,你唱平凡才是唯一答案”“你从来不在江湖,可是江湖一直在等你”等评论也跟着大火一把,当时也着实激动了一把,看到那么多人喜欢他,称赞他,感觉自己那么多年没看错,很欣慰。 六 2017年4月30日是个重要的日子,时隔14年之久,朴树第三张专辑《猎户星座》总算姗姗来迟,截止到现在在网易云音乐卖了15万张,中规中矩,不过靠这个也带来不了多少收益。朴树从2010年试图开始这张新专辑的制作,阴差阳错而不得。2014年初开始尝试着编曲,秋后中断。2015年一月再开始,四月完成,初夏两赴英国录音,十月再次中断。2016年对这些歌彻底失去热情,混了一年,英国的录音也被废弃了。2017年一月,鼓足勇气重新开始,在家里DIY,直到上个月,才确信,真的会有这张唱片。看,还是那么拖延,洁癖,拧巴,瞎胡闹,名副其实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有很强的两面性,追求完美是好事,但很容易让自己深陷其中,钻到牛角尖里出不来。然后,不出所料,那么紧张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东西果然让他发疯了,好长时间走不出来,到后来慢慢接受它,接受它所有的不完美并从中找到些许满意的地方。其实这都是我预料到的,哪怕时间不那么匆忙,哪怕再给他一年时间,他还是会如此,甚至,专辑都会扔到垃圾箱。现在起码做出来了,也是多年呕心沥血的结果,他相信这张专辑是一粒煤,并为此荣幸,在我看来,确实也没达到钻石的地位,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朴树没放弃理想,没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他是树,死后埋在泥土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和剧烈积压变成了煤,虽然不会和钻石一样耀眼,但是一粒煤足以体现他的价值,他会燃烧自己温暖别人,就如同那么多年温暖了我们,陪我们走过了那段迷茫的青春。关于歌曲,不做过多评价,爱它们的会爱,不爱的也没必要强求,就算爱,每个人喜欢的歌曲也不一样,一千个的哈姆雷特,看你如何看待了,这张专辑不够惊艳我,但是足够了,翘首以待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成熟的过程。明年就奔三了,老朴真的老了,我也不再年轻,好在我的青春有他陪伴,这是个旅途,一个叫做命运的茫茫旅途,我们偶然相遇,然后离去,在这条永远不归的路。最后都会好的,总会有的,那些风雨,还有阴霾,关于未来,就请你坦然,不要离开,请你等待。 关于朴树《失传已久的大海》,百度词条是我编辑的。我在最后的《关于》一段里写了这么几句话: 朴树说,这首歌真的已经失传了…… 要知道全世界的朴迷们都在哭着喊着找它。 现在网络上所谓的失传已久的大海只是同名歌曲,并非朴树原作。 他没有唱“失传已久的大海”,即使唱了也不会像从前一样了——那个1997年的朴树也像失传的大海,已在时间中永远地捡不回来。 错过的虽然遗憾,但遗憾何尝不是一种美,朴树总希望有个完美的维纳斯,但断臂的维纳斯何尝不是一种缺憾美。他唱到“Hey,总有残缺,我还是觉得完美”。所以希望他以后不要太过纠结,相信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那个过去的他,那个过去的我们,那个过去的青春,已在时间中永远地捡不回来,但是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现在,每一刻都是崭新的,Never knows tomorrow,我们并没老,只要活着就可以依然可以做个英雄,去吃那片天空,只有奄奄一息过,那个真正的我,他才能够诞生,所以要好好地,关于未来,就请你坦然,不要离开,请你等待。 后记 断断续续写了好几天,还能接上,比之前有进步,之前那些个半成品我依然保留着,但是前几天刚搬过家,昨天还找来着,没找到,竟还有些难过。啰嗦那么多,都不知道写的什么,像是一篇流水账,也知道不会有几个人看,也知道当今这时代没有几个人有耐心看完,不过它对我是有意义的,就当给自己之前说过的话一个承诺,也给之前的狗屁青春一个交代吧,Forever young,在清白之年,走平凡之路,天真作少年。 树下且听风吟 2017.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