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晨MBA老谭逻辑:论模态命题的重要性
最近看到一篇新闻,新闻里有一位专家得出一个结论:新冠病人出院复检又成阳性,专家直接提出一个结论性的观点:新冠病人出院复检成阳性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一。

老谭不是要去推翻专家的观点,老谭在想这里用MBA管理类联考中逻辑知识中的模态命题去表达会不会更好一点呢?

自然科学中向来称为结论性的东西,都是大胆假设,小心论证。新闻中指出比例不到千分之一,很明显是一个数理统计方向归纳得出的结论,这种结论是或然性的。什么是或然性呢?就是结论有可能是不准确的。这其实就是人类认识自然科学矛盾的方面,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真理和结论,一方面得出结论的实践因为覆盖不到全部情况,所以有可能会换以偏概全的嫌疑。

谈到此次专家结论:复检率不足千分之一。全文中并未指出分子与分母的对象,也就是说没有交代样本的取值范围,样本是否有随机性,分子分母的取值到底覆盖面有多广,并没有谈及,回想此次疫情的发展过程,人类对病毒的认识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这有可能会引起日后的争论。但是如果在这个结论性的判断中加上模态词“可能”,感觉就不一样了。

模态命题就是表达对未来判断是否肯定发生的一种命题,当我们对客观情况还不能充分认识时,有时候又要加以判断,可以加上这样的模态词,这在逻辑中是完全行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