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欧丽娟:红楼梦-谶语式的表达策略I-谶谣,诗谶2(note)
1. 诗谶——穿凿附会(不可以把诗谶的理解当做是常态,也不要以诗作为命运的预告。红楼梦中都是抒情诗)
2. 晴雯的“心比天高”,不是心性的高洁和高傲,而是对自我的认知过高
3. 大家对“袭人”的图谶具有严重的误解。(图片上是一床破席,一簇鲜花)
(有很多研究者说,破席指代的是破鞋)
(但不能用这种主观意愿去判断,这种解读是对袭人的人格谋杀)
(千百年来大量的读者对晴雯、香菱、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有偏爱,因此他们的图谶也有负面的意涵却被读者视而不见。)
(这些负面的形容词都是在形容这些女性命运的悲惨)
袭人的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作者从头到尾都没有批判袭人的意思,连判词都从头到尾在夸赞)
4. 谶谣的制作手法:拆字法、谐音法、双关法、别名法、关系法、过程隐喻法、生肖法
5. 作者在书中赋予许多主人公苏州籍贯。
十里街,仁清巷——要到达人情,势必要通过势力的考验。
(没有体会到什么是珍贵,是因为没有体会过什么是势力,什么是人情,没有失去过,所以不知道最宝贵的是什么)
(势力街,人情巷)
6. 外国研究者:中国戏剧/小说中的人物是一种脸谱化的人物
红楼梦:黑白是非是一直在转化的,每个人都有非常丰富的人格特质
庙 (旁——甄士隐——名费——真废…………………………神性)——姑苏人
堂 (内——贾雨村——名话——假话…………………………俗性)——湖州人(胡诌……)
(可贵的东西有各式各样的可贵,世间的道理没有唯一的标准,是非常复杂的)
7. 曹雪芹不认同一见钟情(是非常惨烈的,会以付出生命为代价)
曹雪芹肯定的爱情方式是日久生情:朝夕相处,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相互陪伴
(全书中:出现了人为的努力,有自身追求的感情,都无法经得起考验,最后作者给的结局都非常不好)
冯渊(逢冤),香菱(相莲),霍启(祸起),万艳同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