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一直想写的故事
查看话题 >在山的那边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的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我记忆最深刻的一篇课文是《在山的那边》。小时候在农村上学时,学校坐落在半山腰间,一共有七间教室,一到六年级和幼儿园各一间。教室是非常典型的农村土墙房,木质窗户,黑色瓦顶。


学校的视野极好,教室前没有任何遮挡,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远处的风景。下课后教室前总是站满一排同学,看着远处的风景。虽然远处的风景只有山。但是山有各种形态,正对学校的那座山是最大的,山上散落着许多房子,炊烟从半空中散开;梯田从山顶一直蔓延到山谷。更远处的山连绵不断,时隐时现。





后来在书上学到《在山的那边》后,我也开始幻想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是广阔无垠的平原吗,是碧蓝深邃的大海吗,还是如同眼前一样连绵不断的大山。这个幻想像种子一样一直埋藏在心里,一定要到山的那边去看看。

后来去了东北上大学,果然看到了广阔无垠的平原;工作之后来到深圳,也看到了碧蓝深邃的大海。这些景色和童年的幻想完全一样,没有太多惊奇和喜悦,反而多了一些思念。思念山那边的风景。

早晨八点钟在山谷里翻腾的白雾、十点钟枝叶间明艳的阳光、下午两点时慵懒聒噪的蝉鸣、黄昏时分在后山缓缓下落的夕阳、晚上十点清晰可见的银河,以及每天睁眼就能看见的连绵不断的山峰。


算起来已经有七八个年头没有见过春天时家门前满树的梨花和落满枝头的麻雀。小时候幻想的景象现在每天都呈现在眼前,现在每天幻想的景象则是从小便看到的那些风景,只是有好多景色都已经开始遗忘。 山的这头始终还是这副景色,但是山的那头的景色似乎正在逐渐衰老和远去。


更多内容请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这里正在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