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感知的心路历程
我害怕文学。
我的童年是由游戏机、电脑和影片组成的。小学一年级,家里已经置了台式电脑,这在处于九十年代末期的国民家庭里还是比较罕见。
所以当我知道不少人自小学就酷爱文学,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些人都是出生在什么书香世家?”。
我可是直到高考完的一天,才读完了人生中第一本文学作品。作为对一场持久战结束的纪念,我不眠不休地在两天里读完了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
自始我有意要读书,不过很多时候我读不懂,更多时候我没有耐心读下去。结果,我一度认为自己的头脑过于干瘪,不配和文学做任何牵扯,不然就是在侮辱成千上万个伟大的心灵,这样一想我放弃了阅读,内心也就更加矛盾。
读大学的时候,在一门枯燥的文学课上,我百无聊赖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我害怕文学”几个字,小本子转眼间让同桌顺了去,“我害怕文学?”他簌簌地读出声音来,当时我的耳朵已然通红,然后抬头一脸惊异地看着我,捂着嘴巴发笑,多冷漠的眼神,多张狂的笑声啊……我的脸烧得更红了。
因此,我给自己打上一个洁净的标签——文学绝缘体。你不需要文学,你不需要故事,你需要的是把幻想变成现实。
现在回想起来,自由的大学时光里,我做了很多狂妄的事情,例如上过很多人的床,只是要听很多人的故事,唯独没碰过一本文学小说。
然而,行动需要代价,当我不断遭受现实的打击,当我不再能逃避到另一个人的环抱,我开始阅读了。也正是当我发现书里蕴藏着更为广阔和丰富的世界,我坚定了信念。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