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育者的教育真话(4)
什么是教育?揭示世界的奥妙,创造和美化生活,健康身心,掌握必要的工具和技能。教育,就是要让一个人的生活和他所生活的世界更美更好。教师、学校,就是要这样的,纯净、好奇、美好而有力量。 教孩子最有效亦最扎实的方法是与孩子亲近,要与孩子亲近,便要走进他的心,要走进他的心就要懂他,要想懂他就要了解他的人生,理解他的经历,同情他的感受,与他一起面对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近两个月来几个孩子难以置信的变化更令我们坚信。但要做到非常不容易。与教育是,与人亦如是。 我们要懂孩子,但不同阶段孩子需求不同,从幼儿起到成人,生活,情感,道德,精神,生命,顺序大致如此,但不绝然。只是教育者万不可胡乱按帽,自以为是。比如常见标榜幼儿精神性,却忽视了幼儿最感需求和困惑的生活、情感和道德。哪怕一个高中教师去教小学都要改头换面,从新来过。 那有没有通吃的教育者?那定是一个善于发现体察生活,有着美好情感道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对生命有深刻体悟的人。但无论怎样通吃,对人生的理解,对人,对心灵的体察同情都是一个教育者最基本的能力。 我一直不赞成寄宿或封闭式学校。因为学校不是乌托邦,不是一个闭关修炼的地方。学校是助人成长的,为其打下根基,指引方向,可以给最好的但并不能给所有东西。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自然家庭与社会生活,也需要如此获得大量知识和信息,学校帮他辨别,教他面对。人要在生活中成长,学校只是看护者和引路人。 我们教孩子,大致先是情感、道德,然后生活、求知。孩子要有基本情感、道德,然后才会教他知识。每日学习生活虽有安排,很多却是从孩子来,看孩子的欠缺、需求与状态。每个孩子不一样,我们需知其长短,长者助其精进,短者帮其补足,如此,成长才不会失去平衡、受到限制,才有身心的健康、和谐与快乐。 和孩子在一起,最珍视的是什么呢?是孩子的状态。你可以看到,孩子在你身边,整个身体、精神都被激发开来,积极主动进行探索、创造,准备接受和享受美好的事物。就像爱演戏的贝贝说的,你演戏的时候是什么状态?感觉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了。而当孩子离开我们,我们最担心的也是这个。但是很多家长只在意孩子学到了什么,对孩子的状态似乎并不怎么关心。 我一直认为,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与这个世界发生联系,哪怕是读文学书,也是在寻找与你我生命同构的人与事。所以孩子,赶紧认字吧,认了字就能读书,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丰富与深刻远远超出你的想象,你将不再有无趣与孤独。保持住你的好奇与求知欲,它是让你觉得有趣的法宝。 也许当你历经几十年的繁华灿烂,募然走到一个无人涉足的黑荒地域,你会感到孤独。这个时候,孩子,不要害怕。我要恭喜你了,因为人类在你的带领下,又向前迈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