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越大越没架子,越小的领导牛逼的不行?真相又会是什么呢?
在职场中,为什么越大的领导越没架子,和蔼可亲,越小的领导越牛逼的不行?切身感受到过越大的领导都比较随和,反而越小的领导比较严厉。
中国有一句老话常说“见大领导要小而视之,见小领导要大而视之”。
这样说其实是有道理的,如果见了大领导,你过于热情,会给人一种谄媚的标签,但是见了小领导要明白的道理是县官不如现管。
为什么在职场上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难道真的大领导都是这么随和的,小领导都是这么牛逼的?
其实不然,只是他们对待的人和事不同罢了。
你之所以觉得小领导讲话很牛逼,是因为你与你的领导接触的时候,他手里的权利掌控着你的考勤、业绩、薪水等等,并且你们之间是存在着直接的利益关系,更多的是在讨论“事”,比如工作的进展,或者是一些工作的安排布置会议。肯定会觉得小领导很难讲话。
而跟大领导沟通的时候,多半就是正常的人际接触,大领导与你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当然要展现自己的温和,毕竟这个时候没有实际的利益冲突。
1.不要被领导表象迷惑

要知道职场是一个以利益为导向的场所,其实大领导与普通的职员是根本没有任何的利益关系。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做秀,展现出来给你看到的没架子、和蔼可亲。
你觉大领导对你微笑、对你的打招呼热情的回复,甚至对你很随和。
难道大领导真的是这么随和的?其实都是大领导的人设!
你可能是没见过大领导骂人,整人,那口气和手段远比小领导要狠得多。
能当上领导的都不是泛泛之辈,更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
要是心慈手软,在职场这个不见刀光血影的江湖中早就被吞噬得连骨头都看不见了。
北宋的宰相文彦博,在成都为官时,有一次大冬天的深夜宴客。
值班的卫兵为了保护安全,就一直在外面站岗。
但是天气真的太寒冷了,值班的士兵冻得受不了,把他家的亭子直接拆了,烧火取暖。
要知道,当时文彦博的府中最强的战斗力,就是这一群士兵,如果说这时的文彦博真的处罚了这群士兵,估计这群士兵会暴动。
文彦博听到汇报以后说:“天气确实太冷了,他们把亭子烧了也没什么。”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文彦博真的很和蔼可亲。
但是等到第二天文彦博调集了另外的精兵护身时,直接把昨晚拆亭取暖的人给拿下了,把领头闹事的人打了一顿板子,直接发配出去了。
2.领导的见识与修养

在职场中领导的一言一行,其实是与他的见识与修养有关。
越是能站的高的领导,见识与修养越是厉害。
要是你是一个站在顶峰的人,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与一个小人物斤斤计较吗?
就如同,一只蚂蚁去挑战一头大象,难到大象还要和一只蚂蚁去计较吗?这不是平白的自降身份了。
其实,有一种说法真的很正确,那就还是距离产生美。
的确,大领导不见得都是脾气好,有见识、有修养。
但是大领导与你隔了几层,哪怕真出现问题了,只会骂你的上级领导或者是更上一级的领导,不会直接对你们底层开炮。
没有被骂,肯定是大领导随和,没架子,和蔼可亲了。如果你是当了中层领导,你就不会觉得大领导真的随和,没架子、和蔼可亲了,甚至会觉得领导这个架子太大了。
举个例子:在《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中,省委书记沙瑞金可以算是大领导了吧,他对任何人都是够和蔼可亲了吧,对底下之人从来都没有什么重话。
难道真的是沙瑞金好脾气?那肯定不是,因为沙瑞金深知自己的位置能量,没必要像泼妇骂街一样的形式。比如说:他看不顺眼祁同伟,副省长的位置就能让他没有。甚至连赵瑞龙的二姐也说:沙瑞金是下棋之人。
3.大领导和小领导的区别

大领导和小领导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他们直接负责的底下的人素质的不同!手中的权利也不同。
小领导充其量就是个一线监工。手低下普遍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工人。常言道: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那这种时候他用什么管住下属?只能靠“惩罚”。所以你觉得小领导很牛逼。
但是很多时候他不严厉、不发威不行啊!如果小领导对下属们都很和蔼,下属都开始不怕他,说不定有很多人就会“不拿村长当干部”,根本不听话,会在工作上打折扣。
要知道很多普通员工根本是得过且过的混日子,要是小领导都不能做到让其畏惧的话,那么执行的工作还怎么开展?工作的进度还如何推进?
但是大领导已经不用靠发威管住下属,因为他面对下属最起码是一些基层管理者,要远比哪些光脚不怕穿鞋的工人更懂得一些事情。
此时的大领导就会靠利益诱惑,大家在同一条船,利益绑定。给你好处,给你画饼,剩下的就只.等你拼命干活就好了。
所以说,在职场上,很多事情也并不绝对。你不要被自己的眼睛所欺骗,因为有时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相。
文/老夏分析师
如果我写过的一篇文章,讲过的每一话,做过的一个举动,
曾在你的心里荡起涟漪,那至少说明在逝去的岁月里,
我们在某一刻,共同经历着一样的情愫。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
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谢谢你,在这个世界的角落,找到了我!岁月静好,愿你幸福,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