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备考|20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311初试经验分享

距离考完研已有4天时间,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大家都得了考后综合证,又恰逢《庆余年》上映,看群里不少同学都在追得火热朝天。修整了几天之后,生活又开始回到正轨,除了开始准备复试外,更多的是总结回顾备战近一年来的点滴,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为自己这个阶段交上了一份还算满意的答卷。
我的故事——双非三跨教育学
2017年6月毕业于一所非常普通的一本院校,学了一个实在爱不来的专业——物流管理,大学四年学校课堂学到的东西微乎其微,幸好校外培训认识了一家专做年轻人心智教育的培训机构,在师的引导下,我逐步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事业——扎根于教育行业。通过考研先打好教育理论基础的想法就像种子一样撒播于心中。
迫于生计,我进入了一家教育机构工作,在这里,我惊奇的发现,越是精英人士、越是有知识涵养的家庭就越重视教育,他们在教育上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都占了非常大的比重,我开始深刻觉悟,原来贫富差距真的不只是物质财富的多少。
辞职考研
一而再的强化下,我于2019年4月正式离职加入考研大军,目标对准心动已久的南京师范大学德育学(如果你考南师大教育学学硕专业,那么和我考的就是一样的啦,学硕初试试卷都是一样的)。我知道,这所美丽的学府是国内教育学界的圣殿,不仅学校美得不可方休,地理位置也极佳。它是天鹅妈妈,优雅知性,我仅仅是只丑小鸭而已,正如每个人都有追求爱的权一样利,那么我渴慕的南师大 ,我也有权去追寻啊。这一次,一点借口都没有给自己,我知道, 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如果不做,我将永远遗憾,无论结果如何,我不想让自己后悔。 困难重重
我雄心壮志的开始投入,用“快准狠”的方式准备了我所需要的一切资料,工具,住所,学习场地等。开始学习的第一个月就给了我个下马威,首先是孤独,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书,一个人看着太阳升起,又一个人伴着路灯回家;其次是跨专业,刚开始学习时有些教育学知识点,如图式、认知结构、赫尔巴特的伦理道德、教育系统等,让我感觉晦涩难懂(这个时候大家要坚持下去,后面就OK啦),英语是我最头疼的,毕竟高中毕业之后几乎没有怎么碰过英语,很多单词都是熟词僻义,更别说能看懂文章了。

《及时调整》
于是,我想我一定是学习策略出了问题,我进行了自我评估:
当前状况:零基础,跨专业,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记忆能力也不如大学。
目标:南京师范大学
差距:从0——考上所需要的分数
学习策略调整:凭我自己也许还不够,于是我在QQ上搜索了一下南京师范大学的考研信息,在一个QQ群里面看到了用心教育学考研,是专针对教育学的培训,我又试着搜索了公众号,发现里面有非常多关于南京师范大学的一些考情信息,这些信息是我自己根本查不到的,我全部看完后对我了解学校帮助比较大,通过我的综合判断,我一个人消息闭塞、复习进度慢,要想高效学习达到目标,拿自己去试错,我没有资本,我需要借助外力。了解了用心教育已经成立了6年,教育学培训也比较成熟,也帮助很多像我这样基础差的同学考上了心怡学校,于是就毫不犹豫就报名了,有了课程支持,我才发现自己的之前得很多学习方式都非常老套,不仅学习效率低,而且还抓不住核心点,这个课程给我打开了很多学习的新思路,通过直播互动,框架学习,以及班级群同学老师的相互影响下,学习效果明显改善了很多。

南师大教育学考研各科备考规划
这几天身边很多朋友包括学弟学妹都问我该怎么复习,我花了点时间整理了我的考研进程安排,希望能对正在困惑你的提供一些参考。
一、311教育学专业课
(1)311教育学专业课:311教育学5门总共300分,英语政治各100分,考研总共500分,想都不用想,专业课是肯定重中之重,得专业课者得天下,能拉开差距的也是专业课,整个备考过程,我花了2/3的时间在专业课上(提醒21学弟学妹,一定要好好打基础,早点开始复习),我每天学习专业课的时间不少于5小时。
(2)311教育学考研特点:今年考完,很多人都说选择题考的很细很细,今年有不少题考了19年新增加的知识点,所以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全部掌握。而且出题也比较灵活,并不是背会了知识点就可以了,既要深度理解教育学内容,也要掌握答题技巧。下面是我的整年复习安排:
1-3月 系统了解阶段 跟着寒假集训全面了解试卷结构,分值分布,难度分析,整个全面的复习规划,以及初步的教育学各科知识点的整体大框架,将参考书结合着讲义看完了一遍。
3-6月 基础阶段 最重要的是把5门知识点全部细致掌握,做到无死角,全面吃透讲义上的每个知识点,基础不牢,天崩地摇。一定要跟直播,因为直播能够当堂解决你的问题,并且你会感觉互动起来很有意思。80个直播课时结束后,我又重复回听了两遍,补充了之前没有关注的笔记,讲义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这辈子没有这么认真做过笔记了,
7-9月 强化阶段 这个阶段是提升的黄金时间,有了集中的大块时间,很多同学进步可谓是突飞猛进。(由于基础阶段学习比较认真,到7月我也能感觉到自己有明显的进步,很多重复强调的知识点基本上记住了)。
①对知识点进行深度理解。重难点必须要掌握, 建立起自己的框架(这个框架并不是按照书本上的框架画下来,而是你要自己思考后形成自己理解的框架)
②从8月开始专题训练,班主任老师会带领大家一起做每日一题,每天交作业,班主任批改反馈,我最喜欢的是就是每天老师把做的很好的同学的作业在班级群分享,真的能看到自己的差距(这也是迫使自己不断进步的原因)。因为教育学的题量都很大,对写字质量和速度都有要求,每日一练,我也都坚持下来了,上考场后拼命写,在考试结束前10分钟答完题目,145天没有白练,因为很多同学不一定都能做完题目。


③每次课程结束后,进行背诵,但是不强求一定要背下来,做到对知识点非常非常熟悉,重要的一些概念和反复重复的知识点自然也会背会说,这也算背过了一轮。
10月 提高阶段 开始背诵笔记框架,
1)串知识点并背诵 10月会发一份框架笔记,我结合了笔记自己重新画了一份框架,这一次知识点横纵打通,把相似知识点串起来,画表格,做对比,方便记忆,不易混淆,而且教育学辨析题、论述题也特别喜欢出这种相似的题,让你做对比,如比较杜威和陶行知教育和生活的关系(出题人就是会考察你的深度构建知识的能力)。
我一般早上花4小时时间背诵,先从框架背起,然后深入细节知识点,晚上花30分钟默写。10月一个整月背完了第二轮。
2)做真题巩固知识点,做真题时,可以一门一门分开做(这是我自己做真题的方法,觉得比较好用),这样更有针对性,也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没有能够学好,重新回归课本进行补习。我一般是晚上花1.5小时做题。311的10年真题,基本上10月做了一遍,基本熟悉了老师出题的套路。(这个时候每天把计划写在书桌上,晚上必须完成才能睡觉)

11月 冲刺阶段 重点:背诵+模拟
依然每日早上4小时,晚上默写30分钟,每周做两年311真题(第二遍,一整套一整套做),卡定时间,限时做完,记不住的就自己编上去,反正一定要写完。在更加熟悉知识点的基础上,11月完成了2轮的背诵,11月底的时候,已经可以一次性默写整本书的80%的核心内容了。

12月-考前 重点:查缺补漏+整理19年发生的教育热点
如今年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教育热点就考到了。在11月进行默写时,我把不熟悉的知识点都进行了标记,12月重点复习这些不是很熟悉的知识点,熟悉的知识点,基本上只需要看几个关键词就能记起来, 到12月平均6天时间就能再过一遍知识点(差不多每一门1一天,教原要2天,毕竟占了100分),这样专业课考前总共背了6轮,熟悉了学科的逻辑、语言之后,在考场上有一些没有见过的知识点,也总能从背过的知识点中抽取有效的知识点作答。
二、英语
英语一国家线为40分左右,必须要保证过线,否则就凉凉了。英语不能靠短时间提升,一定要每日都学习积累,尤其像我一样基础差的同学,一定要早点准备。今年的试卷我明显感觉很多阅读理解的很多出题风格包括单词都是之前所熟悉的,所以最好的资料就是真题了,没有吃透真题没有资格碰别的模拟卷。
(1)单词:英语的单词是第一关也是基础,我从1月开始一直背到考研前,每天都有背,有的同学喜欢用百词斩,我喜欢用纸质的单词书,后面就从阅读理解里面抄下来,利用吃饭的空余时间记一下。
(2)阅读理解:考研英语重要的就是阅读,阅读占了40分(其实翻译和完型以及新题型也算是阅读,这样算阅读实际上是70分,所以必须要重视),英语要考60分,阅读理解必须要拿到28分以上。我从5月-10月每天做1-2篇阅读,一定要吃透里面每个单词每个长难句。

(3)写作:写作大小作文共30分,建议从9月份开始准备,同时准备一个作文素材本,把你觉得比较好用的词和句子积累下来。到时候写作文时就派上了用场,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准备了。我大小作文总共整理了5篇自己的模板,考试时也都用上了。

三、政治
政治100分,50分选择题,50分简答题,政治全国平均分60分,得选择题者得天下,基本上靠选择题拉开差距。
政治7月开始准备就可以,11月中旬之前抓选择题,之后开始背大题,也有人是9月才开始学习,个人建议早一点,毕竟不要把自己逼的太紧张。像马原哲学原理比较强,需要花时间理解,而且马原的一些原理对你学习教育学也很有帮助,学习专业和英语累了,看看政治视频乐一乐。政治我就不多说了,大家正常复习,基础薄弱的早点开始。政治每年主要围绕国家大事出题,所以大家要多关注。

四、考研对我个人的帮助
总之,从一个门外汉系统学习了一年教育学的专业知识,抛开结果来看,我是很受益的。比如用心理学元认知策略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用增长能力的学习动机调节压力,创造出自己的一些学习技法,横向纵向并合法,编一些学习的口诀等;更重要的是,从内心惊叹于裴斯泰洛齐还有陶行知这样的民主教育家,为劳苦大众受到更多教育机会而奉献一生,看了陶行知先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挂念他热爱的教育事业的简介后,竟然忍不住的眼眶湿了。
如果不考研,我大概是不知道如何去和自己一个人相处,不知道怎样系统学习。这一年,我和朋友说,我大学四年学的知识都不如这一年多。
考完试的那一刻,我明白,学习不是你花了多少时间,而是你领悟了多少 ,吸收和消化了多少。

五、想对学弟学妹说的话
愿有梦想的你,少一点害怕,多一分勇敢,少一点迟疑,多一分行动,少一点盲目,多几分自主。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多学习总是好的,在如今这样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里面,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有竞争力,哪怕分母是400W,分子也是独特的唯一! 因为你的人生得由你做主。

愿你们都能接到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