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为定
今天是2020年2月27日,也许会是改变我人生的一天。
现在的我大四,2020年的研究生考试没有进复试。失落是必然的,但也并不是意料之外,因为之前不强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绝缘体,导致我大三数学几乎从零学起。现在的考研形势像是在颤颤巍巍地走独木桥,但因为不想平庸的过完一生,坚定地选择上财为目标院校。深知上百人争几个名额的激烈性和考不上的后果,还是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然在而今天,我决定把原来的信仰化为plan B。
考研苦吗?很多人说,考研人过的是猪狗不如的生活。为了节省往返自习室的时间,每天中午只能趴在桌子上午休;6月的保定气温直冲40度,坐在没有空调的教室大腿仿佛在燃烧;也因为考研放弃了很多爱好:看了开头的A Clash of Kings也只能暂且搁置、许多书也没有时间去看;想着考完研之后要写的OJ Simpson:Made in America的影评,真正动笔时已没有了当时的感觉;每天也没时间化妆和敷面膜。最折磨人的,却还是对自己的怀疑:这个知识点我真的能掌握吗?我究竟能实现自己的的目标吗?还有未完成计划的焦虑。但备研过程中带来快乐,却要比难过多得多:每一天都是被梦想叫醒的;与被难题困扰相对应的,是攻坚克难的成就感。每每想起自己为之奋斗的方向和想象理想实现后的情形,心里仿佛撞上了一个分泌多巴胺的小马达,快乐的紧。
但是自己的坚持不是没有盲目和怀疑。有时候会想我上了研究生之后的生活——上课导师留题目写论文,心里不免泛起一阵反感。按照国内学术界的风气,若是遇上一个徒有虚名又装腔作势的导师,这三年我究竟能学到什么?会不会提升的只有我写论文的能力?我注定是不爱一心搞研究的工作的,除了名校光环能给我未来职场提供什么帮助?这些问题让我心里没有底气。
今天在网上查了许多SMU的信息,它英美式的教学方式——小班授课presentation课上讨论小组作业teamwork深深吸引了我。新奇又富有挑战性,我想它可以提高我所欠缺的能力——头脑风暴、展示表达。很多人说,学历是铜牌,能力才是王牌。尽管它在国内名气不高,可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它实实在在给予我的锻炼和提升。
同时,我依然会准备国内的研究生考试,不仅仅因为它是plan B。今年没有考上,说明我能力不够、方法不对,特意开了一个学习博,记录自己每日的学习心得和总结。希望能在这一年能够持续提升我的学习能力、改进学习方法。“无论什么行业,每一个顶尖的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之所以置身巅峰,是因为他们一直在攀登。”质变决定量变,相信当进步累计到一定程度时,将迎来脱胎换骨——一个全新的我。我始终认为,决定人生成败的,不是一场战役的输赢,而是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