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你的行业或工作有什么影响
查看话题 >一只口罩预见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纺织业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在新年的第一月里,新冠肺炎爆发了。全国人民都在经历历史,会对这一年的春节有特别的记忆,大家一起努力抗击新冠病毒。在疫情期间,这些天也只能是看看各路消息,了解疫情情况了,不是医务人员、也不是搞物流、不是建筑或相关行业的可以上前线造医院,更没有地种菜、也不是医用产品的生产商,只能做到管好自己,宅在家里为祖国做贡献。
在疫情期间我最关注和感兴趣的是医护用品的消息。实际情况是,不仅是湖北抗疫前线缺少口罩和防护服,其他地区的民众也很难买到口罩。由于物资紧张,春节期间,有些工厂春节假期时加班加点开始生产,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和国家要求复工,医用防护用品的产能也慢慢跟上来了。有些原先做西服、针织内衣更甚至是生产汽车的厂,都开始跨界转产生产口罩或防护用品了。更有已经停产的口罩厂刚松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为债务危机2018年已经停产,在这次疫情中又重新开始生产口罩了。这可以看做是纺织产业暂时性的调整,从服装纺织转部分到产业用纺织品生产。
随着疫情已经在全球不同的国家的蔓延,日本、韩国、意大利和伊朗的情况都不太乐观,全球都有对医用防护用品的大量需求,个人觉得大量医用防护产品的需求的持续时间约半年。这个暂时性的纺织产业调整的情况是我国的医护用品生产会优先用于本国的抗疫。我国口罩产量占全球50%以上,如果全面恢复生产并加上新增加的产能,产量占比将更高。但疫情结束后,口罩需求量将会大幅下降,产能过剩,那这些医用产品生产商又将如何?又回到以前的破产边缘吗?过剩的产品又将如何?我相信经过这次疫情过后,民众对口罩的认知将会进一步提升,也会慢慢改变消费习惯,会在家里常备口罩,而不是只有感冒、过敏和雾霾天时去买口罩了。这个时候,对产业纺织来说即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机遇。趁此机会,纺织业有实力的企业可以重新布局,加强投资医用纺织产业,企业科研院校加大对产业的投资和科研力度,增加医用纺织品的附加值,升级我国的医用纺织品产业。
新冠肺炎的爆发,大家都宅在家里,往年的过年前后的繁华热闹不再,街上都是人烟稀少,商场门口人可罗雀,一副萧条冷清的样子。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蛮大的,餐饮行业服装行业都等着过年大赚一笔的,但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大家都宅在家里。即使现在是2月底,有些产业已经复工复业了,但看新闻,实体店的生意与往常不可同日而语了。虽然现在很方便可以网购,但快递物流现在也不正常。服装业是个季节性很强的行业,往年这个时候服装店里早已经春装上市开卖了,更是想趁着春节的行情赚一笔。往年过完正月十五,工人们都开始返厂上班,纺纱厂、织造厂、染整厂服装厂都已经开始为新一季的原料和服装生产。显然,今年对服装业影响的第一因素就是疫情了。可预见的是,今年的服装企业会有大量的库存产生,又由于疫情的蔓延,国外虽然不会像我们这样全国宅在家里,但肯定也会影响服装销量。服装的产业链很长,我国的原料和面辅料生产会影响全球的服装产业。东南亚各国的服装厂有不少面辅料是要从中国进口的,当面辅料用完,服装厂的工人也就只能停工了,直接影响产品交期。所以,新款服装也不能准时上市,要等一等了。随着疫情在其他国家的蔓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减少外出,服装店的销量也会相应的减少,国外市场对服装的需求也有暂时性的下降。因此,疫情对2020年春季服装销量影响最大,预计对夏季也有一定影响。影响服装业的第二个因素是自2018年以来,整体经济环境持续走弱,各大行业各大企业不断有裁员的消息。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会减少服装支出。第三,虽然服装是衣食住行中的基本需求之一,但这几年随着消费意识的觉醒,服装类的数量下降而金额却有增长,意味着不仅是服装单价(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是消费的升级,人们对服装品质的要求更高了,最近这两三年快时尚品牌频频退出国内市场和品牌破产就可见这一趋势。至于服装行业何时能恢复正常取决于疫情何时能结束了,可能2020年的秋冬季就会好转了吧。服装企业要对今年的销量有个预估,降低库存,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品质,减少资金风险。
春意渐浓,疫情下的纺织业有危机也有机遇,希望一切能尽快回到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