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冲突》笔记
1:人们能够做出选择,也必须作出选择,这既是人的特权,也是他的重负。我们必须在两种相反的欲望之间决定取舍。
2:我们有冲突,但最令人吃惊的事实是,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冲突,所以也拿不出什么具体办法来解决这些冲突。(或者我们并不能够及时认识到周围的冲突,等到意识到后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机去解决冲突,但我发现自然型人格发现冲突后会立即解决,选择将这个问题爆发出来,而不去考虑随之而来的爆发性场面,而深思熟虑型的人好像会压抑自己的情感,因为自己是害怕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的)
3: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愿望是什么,或者更重要的是,明白我们的情感内容是什么。(我们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去有所行动去得到它。)
4:由于冲突常与信念、道德观等有牵连,所以,只有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套价值观念,才谈得上认识那些冲突。
5:即使我们意识到了这样的冲突,但也很难做到断舍离。说到底还因为我们多数人并没有强大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所以不能有所舍弃。
6:要做出一项决策,其前提条件是决策人愿意并有能力对决策负责。这当然包含做出错误决策的危险,但决策者愿意承担后果而不会怪罪他人。决策者会有这种想法:“这是我的选择,是我自己的事。”他必须首先具有内在的力量和独立性,我们现在多数人都打不到这一要求。
7:能够在体验冲突时又意识到冲突,尽管这可能叫人痛苦,却可以说是一种宝贵的才能。我们愈是正视自己的冲突并寻求自己的解决方法,我们就愈能获得更多的内心的自由和更大的力量。只有当我们园艺承受打击时,我们才能有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虚假的冷静植根于内心的愚钝,绝对不是值得羡慕的,它只会使我们变得虚弱而不堪一击。
8:任何神经症冲突都显示出矛盾的驱力之间存在这种类似的冲突性质,都表明这种驱力是无意识的、强迫性的。这样,病人总是不能自己解决问题。
9:原始的、利己的驱力与威严的良心之间的对立,正是我们千奇百怪的冲突的根源。
10:冲突的根源在于神经症患者丧失了一心一意争取某物的能力,原因在于他的愿望本身就是四分五裂的,就是说相互抵触的。(超有道理)
11:小孩的三个主要发展方向是:亲近人、对抗人、回避人。亲近人时通过站在强有力的一边以获得归属感;对抗人时盲目的怀疑他人的情感和意图,成为强者,击败别人;回避人时,树立自己的世界——一个以大自然,玩具,书和梦组成的世界。
12:从正常的观点来看,三种态度不应该相互排斥。一个人应该是既能屈从于人,也能够气势凌人,还能够规避他人。三者可以相互补充,和谐统一。如果某一种倾向压倒其余,则只表明在一个方向上走过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