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短篇之11:一本精致的“收藏品”
感谢向我推荐这个版本的@梅静、@桃子最爱爱丽丝,也谢谢向我推荐各种版本的朋友们,是你们的热心和期待,让我补完了一个又一个评测~特殊时期,大家做好防疫,都平安挺过。
我算是读库的路人粉吧,买过十来本。对它的整体印象大概是一种“不怎么商业的精美”,几乎每本书都是。读库的编辑按照自己对“精致”的理解和一些我也不知道但可以感受到的原则出着书,这种风格大多时候还是让人满意的。
没想过读库能把《绿野仙踪》也出了,即便只是短篇,也足以让人小兴奋一下。
读库的这版《绿野仙踪》,照旧由新星社出版,是其“读小库”品牌“世代经典”系列的一本。商品页面有一些介绍,图挺好看的,搬运一下,不赘述了。

这样的宣传,是不是看起来还挺好的?详细看看再说:
装帧表现出了定价(118元)应该有的精美度,但这种简约设计+深红色布面,整体有点严肃,说是文献还行,可真不怎么像童话书了。编辑但凡懂一点OZ,也绝不会用这么不搭的深红色,首选翠绿,不行金黄色也是好的啊!

书名也有点懵——“Der Zauberer von Oz”是几个意思?一本美国著作,因为引进的是瑞士版本,就要标德语书名?放着原著大家都能懂的“The Wizard of OZ”不用,把瑞士人吃过的再嚼一遍?

环衬、扉页、书名页、目录和前言都是读库那种特别规矩和简洁的风格。内页用的特别厚的麻面纸,略粗糙。对于收藏者来说,干净利索有质感;对于小读者,这些就有点无趣了吧。





正文的排版也是极尽简约,想起手机圈某大老板名言——“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至于这个多萝茜嘛……嗯?这是多萝茜?!

全书有64幅小插图,16幅大插图。书后“绘者简介”说明画师莉丝白·茨威格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读库把她的风格形容为“欢乐从容、如梦似幻,洋溢着一种如舞蹈般的轻盈感”。是不是这样,拍一些看看:
干净的画面,但是龙卷风在哪里呢?没有动感。

“遇见芒奇金人”这张,看构图、光影和质感,我还挺喜欢的。所以局部肢体的夸张,大概就是这位画师在人物设定上的最大特点吧。

齐耳黑短发的多萝茜……这张脸总让我觉得哪里见过,好容易想起来——这不就是《东京大饭店》里的富永爱吗(哭)?特大号的银鞋,这样的夸张表现,挺有意思。

大胖子稻草人?让我想起了权游里的八爪蜘蛛瓦里斯……这肚子得塞多少稻草啊~

构图太有意思啦!

清晰地表现出了樵夫是怎么变成铁皮樵夫的(英潘也有类似的表达)。

狮子是不是被豪猪扎了?

大多数画师画的都是两只卡利达斯掉下深沟的画面,这一版是“僵尸”,舌头堪比白无常。

著名的“罂粟花田”。虽然看起来都像凭空长出的塑料花,但这就是风格啊~风格。还是挺喜欢的。

田鼠(胖)女王。

我的裸眼视力是5.1。

大头奥兹以这样的方式呈现,有新意。

长脸的美女奥兹算不上美女呢。等会儿,整本书有美女吗?

这个设定看起来莫名有点惊悚……

要为画师的这种有创意的夸张点赞!

史上最丑飞猴?

融化得毫无气势,西方女巫妳的尊严在哪里?托托,你是一只狐狸吗?

“放开那个女人,你这红脑袋的怪物!”

奥兹教授

铁皮樵夫的心做好了。真的要承认,这位画师的间接表达普遍很有创意。

陶瓷国,大范围的留白。

为什么不给格琳达一张大幅特写?格琳达,你一女巫带珠链、穿晚礼服、拿个手包是要去哪里?

多萝茜好像一只白色的气球啊~“如舞蹈般的轻盈感”是不是就说的这里?

你看,人家画“团聚”都是用背影。

这位奥地利画师在人设、构图和表现手法上独特并有创意。但过于另类的造型和神态满足了读者猎奇心也失去亲和力,没有代入感的插图很难给予太多的赞誉。至于所谓“欢乐从容、如梦似幻,洋溢着一种如舞蹈般的轻盈感”的评价,在我看来,可能有点“不知道应该怎么夸,写点云山雾罩的上去算了”的意思呢。哦,还可以用个俗的词来形容一下——性冷淡风。
再看看译者李强实的译文。照旧摘第三章多萝茜与稻草人相遇一段对比:
Dorothy leaned her chin upon her hand and gazed thoughtfully at the Scarecrow. Its head was a small sack stuffed with straw, with eyes, nose, and mouth painted on it to represent a face.An old, pointed blue hat, that had belonged to some Munchkin, was perched on his head, and the rest of the figure was a blue suit of clothes, worn and faded, which had also been stuffed with straw. On the feet were some old boots with blue tops, such as every man wore in this country, and the figure was raised above the stalks of corn by means of the pole stuck up its back.
多萝茜两手托着下巴,呆呆望着稻草人陷人沉思。稻草人的脑袋是用塞满稻草的小布袋做的,布袋上画出他的脸:眼睛、鼻子,还有嘴巴。他的脑袋上扣着一顶蓝色的尖帽子,肯定是某个芒奇金人留下的。稻草人的身体是用填着稻草、已经磨坏褪色的蓝西装做的,脚上穿着有蓝色翻边的旧鞋子。这种鞋子,大街上每人一双。他的背部插在一根高杆上,整个人比地里的谷子高出一截。
While Dorothy was looking earnestly into the queer, painted face of the Scarecrow, she was surprised to see one of the eyes slowly wink at her. She thought she must have been mistaken at first, for none of the scarecrows in Kansas ever wink; but presently the figure nodded its head to her in a friendly way.
多萝茜聚精会神地盯着稻草人那张有些怪异的脸,突然吃惊地发现,稻草人似乎在冲她眨眼睛。一开始,她以为自己看错了,堪萨斯的稻草人从来不会对任何人眨眼睛,可那个稻草人确实在冲她友好地示意。
Then she climbed down from the fence and walked up to it, while Toto ran around the pole and barked.
多萝茜从栅栏上跳下来,跑到稻草人那儿。托托绕着那根插着稻草人的杆子,边跑边愤怒地狂吠。
整体行文流畅,但缺失一些细节。同时,有些地方,李先生喜欢自己演绎一下。简单翻阅一遍,全书大体如此。读库是让我高看一眼的,如此翻译质量,算及格吧。
作为一个OZ书籍的收藏者,之前买任何一本,无论好坏,也没有“这书就应该收起来”的念头。而读库的这本《Der Zauberer von Oz》,让我有“它就是用来束之高阁”的想法。可能它精致的装帧、简约的设计感和足够另类的插图已经把自己打扮成了一本不太适合阅读的“藏品”了。
所以,如果用来丰富收藏,这本书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对于想要读一本有意思童话的孩子来说,方方面面,它表现得都没有竞品那么友好。
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