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死神来敲门(三):圆满的邀约
我从来都没意识到
所有的这一切仍然在继续
可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注意
这平平常常的生活有多重要,多么美!
带我回去——回到山上——回到我的墓地!
但是,等等!最后看一眼……
再见,再见了,世界!
再见,歌洛威尔小镇……妈妈、爸爸!
再见了,时钟……
再见了,妈妈的向日葵、食物和咖啡、新熨好的衣服、暖和的热水浴……睡觉和起床……
噢,大地,认识到你的人才会发现你的美丽!
——桑顿•怀尔德《我们的小镇》

在100岁生日的前一个多月,当斯科特•聂尔宁与一群人围在桌边吃饭的时候,他说“我想我不能再吃饭了。”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吃过固体食物,有意识地选择了离去的时间和方式,通过断食的途径来摆脱自己的躯体。
1983年8月24日,100岁生日的半个月后,他平静地自觉自愿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妻子海伦吟诵了印第安人的一首小诗。
。
然后又低声说道:
“让自己的身体随着波浪前去吧!你已经尽力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人生,开始你的新生活,获得新的阳光,我的爱讲永远跟随着你,这里的一切都将安然无恙。”
斯科特•聂尔宁说了最后一句话“All right.”然后离开了这个世界。
斯科特•聂尔宁生于1883年,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和平主义者及环境与生态保护倡议者之一。他20几岁就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教职,后来因为倡议废除童工被学校开除。
之后转入俄亥俄州的一所大学,又因反对美国参加一战,不容于学校,被迫离开。
他的书被下架,没有出版社再出他的书,没有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组织雇佣他。
与此同时,他的家庭也发生了裂变,他把财产留给妻子和孩子,净身出户。
当他遭遇这样的境遇时,海伦走入他的生活。
他和海伦结婚以后,两人先是在纽约格林威治居住,靠演讲写作为生。后来因为生活越来越窘迫,于1932年搬到了佛蒙特州的乡下居住,开始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我很高兴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庄稼,看到园子里能长出我们所需要的食物,这一切真令人感到莫大的安慰与满足。”
农场里有个枫树林,他们自制工具熬出糖浆,售卖之后可以获得不少的收入。
就这样有了足够的食物和收入之后,他们又为自己建了一座房子。
基本的生活有了保障,斯科特实现了曾经在大学教书未完成的梦想。这一次他更加自由,只代表他自己。
他又开始演讲,写书,宣扬世界和平的理念。越来越多人想知道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20年后因为当地滑雪场的成立,为了避免商业的喧嚣,于1953年搬到了缅因州,重新建立了住宅和园地。
两个人的乡下生活成为了回归田园生活的典范,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参观学习和交流,每年他们在自己家的房子要接待2000人左右。
这些人想亲眼看看这样的生活是否真的存在,当他们亲眼目睹那些石头建筑、那盛开的鲜花和一排排整齐的菜园,才惊呼梦境变成了现实。
斯科特和海伦几十年的生活中一直远离现代化、物质和商业,从来不用电话,只用少量的金钱,时常和邻居物物交换,并且互相帮忙。
这种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斯科特96岁时,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开始表现出明显的身体衰老的迹象,体力和能力下降,体魄萎缩。
斯科特和海伦到了晚年的时候常常一起讨论死亡,他们相信某种形式的生命的延续和意识的延续,而死亡不是终结,而是一种过渡。我们的生命一直在继续,一直以某种形式存在着。
斯科特的死亡方式中蕴含着一种生命的圆满。
那就像是一条河流最终汇入了大海,或者一片树叶在秋天缓缓落下,循着生命的节奏和韵律,没有痛苦,没有恐惧,只有当下肉身的寂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