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静观皆自得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你是怎么计划你的2020年?
我看了自己元旦前后写的计划,比如带女儿去上海迪斯尼,和小姐妹约了去苏州逛逛,一个月去拜访一次自己工作范围外的人。恩,如果一切顺利,我和汤先生计划买房子。
而最关键的是,我的计划中,2020年是我的间隔年。我需要静下来,因为2019年的自己太烦躁太聒噪。所以2019年的十一月份,我离开了工作近六年的公司。决定在新的公司里,清零开始。
前两天,我喜欢的一位博主她在问
在这段疫情肆虐的时期,如果你足够幸运没有身处最危险、最伤痛的武汉或湖北其他地区,也足够幸运没被感染,那么你利用这段超长"躲疫"期,进行了哪些学习和自我提升?读了哪些职业相关的书?做了什么推进职业发展的事?
很多人都在说"疫情让我更加渴求安全感",有些姑娘是真的渴求真的有行动,另一些只是想想和嚷嚷。
请在后台留下你的想法和故事,问题和疑惑也行,整理之后我将把合集分享给大家。
顺祝复工愉快~。
我回复了自己的状态,意外的是,这个博主也回复了我。
是的,我喜欢这段时间的自己。
从二月四号开始每天运动,一开始是期望体重能降的,后来运动成了一种习惯。女儿也适应了我这种节奏,到点会给我说,妈妈,你该运动了。以前运动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会给自己找很多的理由,比如女儿要你陪着玩。现在真的领悟,是自己没有把这个纳入必须项。
还有就是收拾房间,汤先生开玩笑说,这是我结婚五年多以来,最勤快的时光。以前有人给我说,清理房间会让你放空自己,觉得不可思议,这次也算入门体会了。清理了很多衣服,比如大学刚毕业为了面试买的小西装,以前是觉得有纪念意义舍不得穿,现在是想穿却穿不下了。比如我以前的穿衣风格,喜欢宽松的衣服,觉得留着等二胎了再穿。哈,边清理的时候会想,原先的自己怎么会买这件衣服呢?哎呀,怎么会还留着?恩,我的这些衣服,保管还好的,我都选择了捐赠。
而最快乐的是,把自己以前堆积的书籍消化了。最早看的是麦家的《人生海海》,年轻时我们豪言壮志觉得自己一生可以如何,其实都逃不过时代的漩涡。比如此次的疫情,而一些意外也不在我们的掌控当中。所以有段时间和一位好友聊天,说:年龄越大越能体会老人的那种希望小辈一辈子平安的期望,你看不起觉得这算什么期望可是发现要实现并不容易。
然后是苏青的散文集,看完第一感受就是,原来不管什么时代,已婚女性想要事业有所建树,碰到的问题都差不多。有远见的女性,会早早的就知道“小家庭也苦,孤零零的,依我说订好是跟岳父岳母同居,岳母与女婿,一定相处得很好。”
利用间隙时间重新翻了一遍刘墉的《人生百忌》,这个系列其实早几年就看过,遵循的最好的是:在临下班的时候不要去麻烦你不熟悉的人。此次看,又有了新的领悟。也是这两本小小的书,让我反省了很多。尤其是19年的自己,真的犯了很多错误啊。在此,对身边所有人说一句:对不起。如有冒犯,望见谅。
此外,零碎的翻了《共情沟通》《你为什么不道歉》这类的书。以及,刚看完的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对了,中间还拿出了《红楼梦》看看。
其实每每看到这些书籍,就会想起我高中的时候,问同学借了《飘》来看,被我爸妈知道,他们说我不专心读书,总看些有的没的。有些时候会想,如果早点看到这些书,我的一些人生选择是不是会不一样。可是又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我才更能体会一些书籍的内容。
哈,就是不知道我的姑娘看这些书籍,是多大年龄,会有什么感触。
其实书籍看多了,我想最大的好处就是:成事不说以及处事不惊,当然成事不说这个我还要再历练。汤先生就经常抨击我的口头禅“没事”“没关系”,他常问我,有什么事你是觉得重要的呢?恩,活着,在对其他人不造成困扰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方式开心舒服的活着。
我其实是不喜欢追剧的,这段时间,看了两部电视剧,《双面胶》和《父母爱情》。六六是再也写不出《双面胶》这样的剧了,以前是跳跃着看《父母爱情》的,很纳闷江德福为什么会为了安杰这么放弃前程。到了后来懂了,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一个拎得清懂得见好就收的女性,她对于家庭的影响,远超过眼前的利益。
前两天朋友把那不列斯四部曲已改成剧的看剧连接给我,我没有点开看。记得去年看完这套书的震撼,或许是因为,我幼时家庭比较贫困,而父母对我姐弟两个的教育投入却从不吝啬。又或者是,作者在书中描述的关于自己生活中将就的那段话。让我沉思反省自己。
忽然想起,从19年开始,自己看的书籍几乎都是女性作者写的。自己是有些性格拧巴的人,看了一些文字,会觉得,哦,原来别人也会这么想的,也就逐渐放过自己。
记得去年我刚看完《阿特拉斯耸耸肩》的时候,把它推荐给好几个朋友。这样的女主,是超越时代的存在吧。我爱死了她。即使出身于OLD MONEY的家族,家底丰厚,像《爱玛》书籍中描述的那样”只有没有钱的单身女人才会成为人们的嘲笑对象,变成荒唐可笑、令人讨厌的老姑娘。而有钱的单身女性会活得非常体面,无论结婚与否都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可是,在物质之外,女主有见地有胆识,她睿智坚韧,在这个类似乌托邦的虚构的故事中,里面优秀的异性都爱她。我想如果现实中存在,即使自己是女的,也会爱上她并追随她吧。
人的一生经历终究是有限的,只能通过他人的经历去探寻,去发现。
时代造就了一个人思维的局限性,可是,还是有那么多优秀的女性,冲破了时代的桎梏,让现在的我们,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
其实普通如你我的姑娘,由于受物质条件的影响以及父母思想格局的限制,会免不了走一些弯路。甚至可能要到三十岁左右才能够成熟,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但是,女孩们,不要慌张。去读书,去学习,去接受教育,记住掌握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拥有选择的机会。
嘿
你好
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