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记忆
查看话题 >彳亍
加缪在《鼠疫》中说,“能从鼠疫中获得什么”——“知识和记忆”。
一如既往的没有获得知识,沉浸在各种短小快的新闻中,没有分清口罩的区别,也没有掌握七步洗手法。
记忆呢?奇怪的是,遥远的记忆越来越清晰,眼前的记忆却越来越模糊, 自从2月1号回来,日子仿佛迅速而不留痕迹。
细细梳理下,也算为自己留下一段记忆吧。
这个春节不平凡而又平凡,不平凡的疫情冲淡了一切特殊的习俗。爸爸的春节菜单依然是保留项目,春晚却在换了主持人后了无印象,家里难得一见的放了烟花,我和姐姐也难得一见的没有出去拜年。午夜睡在姐姐的新房中,翻来覆去的获得了春节以来最好的下半夜睡眠,早上更是开口就吃了枣饺子,希望2020桃运连连吧。
除此之外,春节假期没有见一个亲戚,在提心吊胆中惶惶不可终日,正如灾难片。停运封路中,请了假只为多待三天,因为恐惧内心迟迟不愿北上。但当你迈出离乡的一步,一切仿佛也变得简单了。
小区外一片黑寂让疫情如影随形。早起在大雪中等待超市开门买水,屋子里挥之不去的方便面味道,可能是我隔离第一周的所有记忆了。而每天取饭分饭、微信工作群接龙,也是我复工第一周的最深记忆了。而第三周呢,难道是一天醒来后浑身乏力,只好做了五分钟的运动?抑或是这周我做了番茄鱼和可乐鸡翅?
这么难得的假期,在恐惧渐渐退散之后,焦虑却时刻翻涌着,焦虑工作,更焦虑自己的无所事事,强逼着读完《小妇人》,仿佛就像是要拼命证明自己在这段时间的价值一样。即使长时间实现了“宅”,我也没办法真正放松下来。太多的阀门紧拧着,让你被焦虑烦扰,而无法真正做出实际的行动。抑或是变成了一个功利的目光短浅的人,你想学习、不知道该学什么,因为你迫切地需要看到成果,但成果是一步步的,而不是一步登天。所以焦虑是无限循环的障碍还是舒适圈??
《鼠疫》中还说““怎样不浪费时间”——“到漫长的时间里去体验”。今天下午有那么一段时间尽量做到屏蔽书籍、剧、微信,活在当下,是很漫长,也很满足,因为那一刻你仿佛只属于你自己,不是事物、事务的奴隶。或许这没有学习的意义,但至少也没有白白浪费。晚上煮面的时候,无意中望向窗外,晚霞那么平静而振奋,默默容纳着每一个人的不平静。



剩下的一周假期,希望自己活在头脑中更要活在行动中,很难很难,看看我周而复始的减肥就知道了,但亲爱的,不着急,尝试着坚持下,失败了就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