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和京都旅行故事 | 人类的情感总是相通
武汉是我曾经生活过两年的地方,我的母校武汉大学,给了我关于这个城市的最美好的记忆。每年初春的珞珈山,草长莺飞,樱花烂漫,东湖边阳光和煦,人群熙熙攘攘,一切生机勃勃。
然而去年11月突然发生的新冠肺炎,为这座城市蒙上了厚重的一层死亡阴影。在那里生活的人们,12月还在开开心心的逛大街,吃烧烤喝啤酒,到了2月就突然被开启了命运随机模式,猝不及防又无可奈何地突然被按下了停止键,不得不原地躺下,等待命运的宣判。在这个1300万人口的城市里,那些被迫抽中了死神签的人,都永远的留在了这个冬天。
时代的一粒尘,落在每个普通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我无法想象他们曾经在每一个灰暗的日子中是何等地恐惧和煎熬,在眼看着自己最深爱的家人被确诊,被隔离,在有限的医疗资源和无限的病患中不断拉扯,生的希望仿佛气若游丝般在人群中游荡,剩下的只有无尽的绝望和等待。
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刻,变得尤为珍贵。正是因为我们对这些和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个体的同理心,让无数团体、组织和个人自发地筹款、捐赠,想用自己一丁点微小的力量去改变哪怕一个人的命运,不求力挽狂澜,但求滴水石穿。
这不禁让我回忆起在日本的一个小故事,希望能为那些仍在严寒中苦等的人们,捎去一丝温暖。
在去日本之前,我对日本人是有刻板印象的:脸上永远挂着假笑,喜欢鞠躬,对谁都非常礼貌和客气。而在京都这样一个内敛、古老的城市,我却发现了日本人的另一面。
去京都玩的时候,住在鸭川附近一个airbnb里。房东Daisuke是一位非常热情和善的日本男士,他在运营自己的airbnb的同时,还经营着一个小酒馆。他是我在日本旅行过程中遇到的为数不多的,英文极好的日本人。呆在他家的几天里,他时常为我提供很多实用的出行信息,帮我电召出租车,贴心地准备好所有用得上的洗漱用品,提供了无微不至又恰到好处的关怀。

在结束了白天对各种古庙的参观之后,我晚上应邀去了Daisuke的小酒馆,恰好遇到一群他的朋友在排练一个乐器演奏和歌唱的节目。从外貌上来看,这群人差异不小:有50多岁的阿姨,有20出头的小姑娘,也有40来岁的中年男子。他们很随意地在榻榻米上坐着,热烈地讨论着自己的节目,时不时也会即兴吊个嗓子,打打鼓,很是热络。
我找了个最近的吧台坐下,点了一壶清酒。Daisuke很热情的招呼我,送了我几碟适口的小菜以下酒。我忍不住好奇心,问起这群人的情况。房东说,他们是自发形成的一个歌舞组织,每周都会来这里排练节目,不是为了参赛做准备,仅仅是爱好,图个开心。

酒过三巡,这群人开始意兴阑珊。其中一个看起来20多岁的姑娘走过来和我交谈。一来二去寒暄之后,她用不太纯熟的英文告诉我,她是一个lesbian,她的暗恋对象在东京工作,她们很少见面,因为各种原因她并没有向对方表明心迹,只是暗搓搓的关注着她的社交账号动态,时不时发短信关心一下,但没有什么实质的进展。我问她,你为什么不主动一点?她说,分隔两地,她没有信心可以给对方一个确定的未来,所以一直羞于启齿,把那份爱意一直珍藏于心,但每每总在酒醉之后,忧愁浮上心头,那种被压抑的想念和无奈总会冒出来折磨着她。她拿出ipad,给我看她所爱之人的照片,动情之处,竟趴在桌上开始小声地啜泣。

我和Daisuke轻轻拍着她的背以示安慰。Daisuke说,他也有一个想要交往的对象,想要周末约她出去玩,但是又一直没法鼓起勇气,怕被对方拒绝。我看着他脸上略带羞赧的表情,不禁好笑。我告诉他:you only have one life to live, go find the one you love and fight for her.:)
他会心一笑,点点头,给我添了一杯酒。没过多久,那群喝得七荤八素的朋友呼啦啦的开始围成一个圆圈,拉着我和Daisuke就要开始跳舞,我连忙退缩,说我不会跳日本舞,你们跳就好啦,我在这儿看着就挺开心的了。他们抵死不从,非要拉我一起,说这个舞步非常简单,123,你跟着跳两下就会了。
于是我勉强站起身,加入了他们的舞蹈团队。在极富日本民族特色的音乐里,有人打鼓,有人弹琴,所有人围着桌子,拍着手,转了一圈又一圈。大家大笑着,快活地互相张望着,完全不在意跳得是否正确,在温暖的灯光下,热闹的气氛里,尽情地手舞足蹈。

末了,大家互相致意,挥手告别。在11月的那个寒冷的冬夜里,这样的一群人跨越了民族,跨越了语言,仅仅凭借着偶然间得来的缘分,在音乐和舞蹈中分享着各自的悲欢。在席间的谈话里,大家围着小火炉,觥筹交错,恍然间竟有种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的意趣。
原来普通的日本人也和普通的中国人一样,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想要尽可能地放松,会放肆地喝酒,也会嬉笑打闹,会为微小的事物所感动,为自己所爱之人流泪,也会拼命地去创造更好的生活和未来。
据说,上帝变乱人类的语言,阻止人类修建巴别塔,是为了让人类之间无法齐心协力通天,也因此使得人和人的情感交流并不相通。但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明了文字、音乐、艺术,使得不同国家、民族和语言的人得以交换情感,产生共鸣。在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这些凝结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的情感犹如混沌中的利剑,凝聚成一股共同的信念,帮助人们冲破黑暗,共同抵御灾祸和混乱。
回到我们所处的这个当下,当日本得知中国身陷囹圄,为中国人民支援口罩,并附上““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等动人诗句的时候,我们之所以被打动,除了在危难时刻雪中送炭的情谊,还有着两个民族共同穿起战衣,修建高塔以抵御病毒的意志和决心。在这些口罩和诗句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普通的日本人,对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普通中国人的感同身受,是他们希望有朝一日,在海对岸的这些普通人能够重新回到熙熙攘攘的,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的心愿和祝福。
这和我在京都所感受到的,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如出一辙。那些人性中最本真的部分:理解、同情、慈悲,在这样的连接中不断加强,最终消弭了误会、冲突、差异,成为了一股无法被忽视的强大力量。

人和人之间如此,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亦如此。虽然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不吸取教训,但我们总会在现实的谷底仰望星空的时刻,发现在人类情感的星辰中,所蕴含的巨大韧性和力量。它们总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让我们惊喜地发现,那片看似荒芜的草原,因为有着共同的信念、连接和情感的灌溉,终于开始郁郁葱葱。
所以我相信,我们会一起盼到春暖花开。
© 本文版权归 HeyMarjori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