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西藏|上班、上班
(1) 后来,很多人问,住在拉萨,在拉萨上班什么感受? 什么感受?白天不想起床,晚上不舍睡觉,周末选择懒床,爬起来觅食都是为了救命,“懒”人发起懒来,世界各地都一样。 后来,是离开拉萨后的后来,是记忆中的后来。 在拉萨上班时间两年整,除了有限的休假时间外,多数都是在单位里勤勤恳恳。 住在琅赛九区,上班在江苏路,最短距离五公里,跑步一个小时,山地车骑行紧着蹬25分钟,公交车和出租车时间待定,完全看当日交通状况和司机心情,所以,保险起见,选择骑行。 话说,在拉萨生活的两年里,总共持续跑步,不超过一公里,不敢跑,惜命。锻炼的方式,就是骑行。周末的时间,围着拉萨市一圈一圈的骑,也练就了我“活地图”的本领。 从琅赛出发,到单位,有数条路线可选,排列组合后,有将近十条组合方式可以选择,可人一发懒,尤其是冬日早晨,自觉加直觉,就会选择最短的一条。不谈沿途美妙风景,不谈一路风花雪月,只想以两点一线最短时间到达目的地,然后吃饭,上班。 拉萨主城区不大,大抵是五横五纵主要道路,然后是数不清的小街小巷。上班路途,最省心的是沿着夺底路一路向南,到达江苏路后右拐,骑行到底,就到了。仅用拐一个弯儿,不迷路。 但,有那么一丢丢远,况且,记路本就没什么问题。于是拿出手机导航,找出最近的一条路,共计4.9公里,嗯,少骑100米是100米。 于是沿着扎基路向西到色拉路左拐,骑行到纳金路右拐,再骑行到朵森格路左拐,骑行到路尽头右拐到江苏路,嗯,徐行500米,回头再看看这骑行过的路,叉腿坐在山地车上,扒下面罩,自豪的恰了一会儿腰。 两年的时间里,这些路的名字,刻在了我的脑海中,至今尤感亲切,心中每天感谢初高中地理老师两次,地理学得好,老马能够识途。 (2) 如此这般的上班经历,在晴日里充满浪漫,有时候会遇见路途上的驴友,非得截住车子配合他们拍两张照,不敢多拍,只好告诉他们“怕上班迟到”,他们估计内心很失落吧,本以为遇到了骑行到拉萨的“骑士”,没想到是在这里上下班的“俗世中人”。 其实,谁有不是俗世之人呢? 下雪天,就没有这么浪漫咯。 时运颇好,进藏第一个冬天,老天爷就赏了一场巨无霸般的大雪。头一天下班时,太阳还在西山飒爽的落哈去,第二天却没有顺利的升上来,妈啦,整个世界被一场茫茫大雪覆盖。大雪封山啦,顺便把路也封了。 所在部门上司极严格,新来小兵不敢请假,后来证明,请假也白请,他从来不随随便便给人假,即便大雪封山十几天(开玩笑)。 骑行?车子能在雪里站起来,比步行还慢。 打车,这个时候出租车在路上数量为零,公交车也为零。 拉萨有一点很好,夏天吧,来旅游的车子还可以,挺多,有时候会造成短时间拥堵,冬天嘛,路上车就不多了,下雪天更少,出租车司机趁着这大雪天都蜇进路边边上的甜茶馆,一边喝茶一边嘬牛肉面去咯,还可以安静的听雪落哈的声音。 我们只好选择步行,对,五公里步行,正常好天气好路面需要一个半小时走完,下雪天,鬼知道需要走多长时间哪,还要时不时防备着摔跤,本来长得就不好看,再摔一跤傻了,岂不是悲剧。 冬天的拉萨,上班时间是九点半,我们一步一摇的走到单位时,九点四十,上司一步一摇的从食堂走将过来,对着我和小伙伴,努努嘴:俩丫头,迟到了哦,下次注意哦。 嘴上说“好的,好的”,心里“哦哦啥,你在院里住着吃饱不饿,穿厚不冷,切”。 有些话,只敢心里说,也只能心里说。 (3) 在雪路上挪步前行的一个小时四十分钟里,小伙伴讲了一个差点让我笑得四脚朝天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翁,是她和一头牛,还有一辆出租车司机。 故事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晴天时,我骑行上班,有时候她发懒,就不一起骑行,打个车,二十分钟到单位,爽利。有一天我已经走了,不知为何,怎么都打不上车,出门观察了好久,看见一辆车来,速速挥手,车子到她不远处停下,掉头,等到她快步跑到车屁股后面时,车子紧急发动,车轱辘旋起一坨新鲜的牛粪,悉数迸溅在她的腿上,刚洗干净的牛仔裤,擦着干净的小白鞋,车子呜呜远去,旁边不远处有一头牛,冲着她“哞哞”叫了两声,好像她成为自己战利品,一棵鲜花粘上了牛粪粪。 她一东北姑娘,气愤至极,冲着牛就喊道:“哞哞啥,瞅你干的好事儿,在那里不能拉,你在大街上拉便便,太欺负人了”。 牛瞪着无辜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又回敬她“哞哞”两句。 在一旁的藏族阿佳笑得直不起要来。 不能给牛置气啊,最后只好给部门领导请了十分钟假,回去换了衣服和鞋子,重新出发。 她说,被牛粪迸溅了一身没啥,关键我也没走个“狗屎运”哪。 我说,大概,牛粪没有这个功效吧。 哈哈哈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