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一章揉碎版
第一章:导论
一、概念:社会心理学简单说就是:我们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中的学问。1、我们怎么看待自己 2、怎么看待自己的三观。3、怎么看待,影响我们周围的人、物、事。4、怎么和它们联系在一起,怎么让它们再反过来影响我们。
二、几个重要观点
1我们构建了社会现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个人因为对待事物的三观都不同,不同的三观早就不同的行为。所以不同的人构建了我们的江湖。在江湖中唯一相同的就是偏见。
2社会直觉强大但又危险——我们的行为大多数受无意识的直觉影响。很多我们的潜意识直觉就像潜伏在水下的冰山。这块能力里埋藏了人的无限潜力和深层次的恐惧。很多电影,催眠讲的就是这一块的。这里需要背下一句话。我们的行为不仅受客观情境的影响,还受我们对情境解释的影响。还要记得我们生活中好多错误决断就是源于这种惯性思维的直觉,而忽略了客观事实。
3。个人态度塑造行为,同时也被行为塑造——没什么多说的,你对你媳妇发火,你媳妇脾气比你大;你夸她,她对你也很温柔。
4、社会影响塑造行为——每个人都有会受环境的影响。外部的社会力量塑造我们的态度与行为,也就是说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比方说,一个人在干净的飞机航站楼里随手扔垃圾的可能性小,而到了火车站,概率就会变的大。还比如一个人会在环境的压力下做出违背意愿的事,也会做出善良的事。所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以群分、你身边朋友的层次就是你的层次,都很对。去好的环境,可以让自己可能性变得更大一点。
5、性格塑造行为,同时也被行为塑造——没啥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吧
6、社会行为有其独特的生物性基础——需要记住每个人都是人性、经验、社会的有机体。很多诈骗,阴谋阳谋玩的就是这一块。而且每种内在情绪都对应一种生理反应。微表情就是这一块的内容。
7、运用——1更好的了解自己调整自己。2更好的与他人建立联系
三、人类价值观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1、价值观:简单理解为人们认为什么对他们更重要的选择。
2、价值观渗透生活的各个方面。科学、专业、评价,处处都有价值判断,具体表现为贴标签。可以延伸一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贴的不同的标签也可以反应出对方的价值观。知道了对方的价值观,之后步骤就按己所需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沟通的第一要义是倾听了。听的就是对方的价值观。
3、需要记住:知觉定势:我们对现实的知觉会被我们的预期所左右。所以指导我们行为的不是客观的社会现实,而是我们构建的社会现实。
四、我早就知道了
1、后见之明:在知道结论后认为那些事实显而易见。——站着说话不腰疼
2、价值观无对错,有的是多面性。一句话一件事都可以从多方面解释,哪怕是对立面——(血浓于水—亲兄弟明算账)———(辩论赛、说服他人)——正因为这样,所以才会有后见之明,我早就知道了的错觉。
3、常出现的表现为:1容易造成妄自尊大,认为自己都知道,高估自己的判断与评价。2认为结果显而易见,而站着说话不腰疼。
五、研究方法
1、猜测—理论—假设—事实————1、理论:一套原则的整合,对所观察的事件进行解释和预测(假设 )。(砖头)2、事实:是对我们所观察到的一切达成了共识的陈述。(房子)
2、研究方法:1现场研究(实验室/日常生活)2相关研究(探索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联系)3实验研究(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它们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果))4调查研究(代表因素)
3、四个偏差潜在影响因素(1不具代表性样本2问题顺序3答案选项4问题措辞)——对于各因素的框定可以影响他人的决定(祈祷时抽烟,抽烟时祈祷。)
4、对于偏差影响因素的延伸:很多时候现实事物的变化并不是单纯的因果关系,所以一件事物的描述就具有了可操作性,在这个灰色空间里重要的不仅仅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在于你怎么说,语言的魅力就来源于此。
第一章结束了,咱们来闲聊会儿。
第一次写有点费劲。因为第一章是一次看完的,比较乱,经过思维导图理框架,然后找重点,提精华,自我理解,再讲。知识点比较多。第一章是一个导论,也就是这本书的一个大框。大家只需在我的总结里提关键词,举一反三理解就好。之后的章节我以一节为节点分享。而我也只会越来越好的。
大家也发现我在里面夹杂了自己的理解,有些地方像唠嗑,有点啰嗦。平常心对待吧,人们的聊天绝大多数也是废话,勿较真,就像看这书的哈姆雷特们,咱们无需明辨是非,只需思想碰触就好。
最后说说为啥啃这本书,一切得从一只蝙蝠说起....,无聊+热推+翻了几页。发现这本书简直就是市面同类型的心理学,为人处世,社会学的爷爷啊。可以说那些书都是在重复延伸这本书的内容。但这本书的厚度,无趣性让我不咋滴自信看完。然后心里权衡:1读一本胜无数本,所以我算是省时间了。2那就分享吧,我边学边分享。悦分享越成长。所以就开始了我们的故事。
累了,打不动字了,睡了,安了各位。相信下期我还会见到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