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飞
其实目前为止,Netflix只是革了传统电影产业的下游发行环节的命,上游内容生产不论是类型片还是艺术电影,都是老的生产体系培养出来的人在做。作为乙方的导演和剧组,并没有因为甲方从传统制片商变成了互联网公司就把制作水准从大银幕缩水到了小屏幕的档次,因为甲方互联网并不缺钱反而还更敢烧钱,而且因为大幅降低发行成本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创作自由度。互联网公司不是用算法在定义内容生产,而是生产的内容借助算法更精准地投送到细分市场的消费人群(这就和新媒体革了纸媒的命一样,但在新媒体上生产内容的还是原来那批传统媒体人,只是换了个平台载体而已,即便咪蒙这种不上台面的大V也是南方系出身)。在电影产业上,像中国这种后发国家没什么传统产业格局的历史包袱,BAT这些互联网公司已开始逐渐取代传统制片商成为产业的主导者,已打通了从融资到制作到发行的产业链。美国的电影业作为百年老店,五大传统制片商和FANG这些硅谷新贵还得有较量几轮后,才能找到各取所需的共处模式。至于以法国为代表的又保守又排外的欧洲电影市场,基本上只能勉力抱残守缺。试想,将来无论哪国拍艺术片的导演都能通过Netflix找到自己特定的观众群并且得到同行评议,那还需要拼命挤进戛纳电影节通过参展参获奖的方式来为自己背书去融资拍下一部电影吗?所以戛纳和AFCAE在意的还是Netflix抢了他们的饭碗,而不是什么削弱电影的艺术性和本体性。利益之争不谈利益而非要扯什么艺术传统和商业道德就是典型的欧洲式虚伪。[再见]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