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段未完稿小说最后一节by DJ.Brown
纯属虚构,谢谢
......
我23岁那一年的记忆,白天比之前22年都来得真实,夜晚比之前22年都来得虚幻。
那时候我刚刚毕业,把披肩的长发烫成大卷。学校时舞会的闪亮眼影统统扔掉,短裙和网袜束之高寝。我把过去打包扔掉,忘记自己曾是多么乖张的小女孩,逃课睡觉,宵夜喝酒,清晨披着男孩子的长袖运动服离开酒店,带着昨夜的温存踩着歪歪曲曲的高跟鞋走回校园。
带着精致的妆容,站在某个港资公司门口,初试复试最后面试,一路过关斩将,我从未怕过,对于迈入社会大学,不需任何调适。三个月后,西装笔挺的我坐稳了公关主任的位子。老总对我很是满意,他总是语重心长地说:墨菲阿,你差的只是一点经验而已,时间久了,你会很出色的。
是的,我什么都能战胜,除了时间。它让我遗忘,让我说谎,过去的快乐悲伤都忘掉,让我重新选择变成另一个人,若不完成这种锐变,无法实现有满足感的成就。于是,服装变得职业,微笑变得职业,交流变得职业。每次走在广州灯火阑珊的夜晚,拿着手提电脑的我,像被束缚着无处可走,只能淡然回家。
一个人加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渐渐习惯这会是我的都市生活。
偶尔不用加班的夜晚,恨恨地在办公室坐了两个小时,突然发现不懂怎么打发时间,于是把电脑锁上,带着疲惫的制服去了酒吧。然后遇上子扬,喜欢上他的身材和体温,从不问他现实的问题,不想相处,知道一切无意义。
第一次晚上是在我家,他似乎还想客套,我用肢体拒绝了这种尴尬,我心想他会高兴的,大家都只是需要拥抱。五小时后我起床去上班,他挣扎着陪我到M记吃了早餐,我索然无胃口,情愿打包也不想与他白天四目相对。他送我到公司楼下说下午睡醒打电话给我,我在电话里跟他说不必认真,一夜情很好,何必拍拖呢。他挂了我的电话,之后两个月没了联系。
子扬只是这一年里的第一个。子扬之后的两个月是用啤酒消暑的夏天,不用加班的夜晚,我用年轻的脸庞换来别人的请酒。每个酒吧我都只去一次,却从来不带人回家。心想子扬算识相,倘若知道住址又碰上纠缠的,后果就不堪了。我以为我会满足于这种满足,因为太忙而一直没时间谈恋爱的我,遇不上心愿挤时间陪伴的人,把零散的岁月给了不同的男人。
工作的第五个月,公司派我去新城短期出差。每个星期都要在这个离广州两个小时的小镇呆上三天两夜。老总让秘书帮我租房子,我说自己来,然后打电话给大卫:我来了。
于是生活在我的手腕佩戴上两块表,一个是广州时间的自由迷茫,一个是新城时间貌似稳定的伪恋情。
大卫每个周末都回广州,但我们从没见过。所有的相聚都在新城他的房子里。有过几次,我们试探着问对方,在广州忙些什么。然后得到一些很常规的答案。他要陪家人,我得忙工作。这种简单的满足打发了彼此的不安,又劝说自己,反正一切无果,不必太究真。
又有几次,他开车接我回家,同事问起我都说他是我表弟。这么清秀的弟弟,让不少女同事垂延三尺,于是我帮他少报了几岁,说他家里穷很早参加工作了,职业是司机,开的是公司的车。这样的条件,让所有现实的女性都规避不已。只有我明白,他是怎样的公子哥,身边会有花团锦簇的女人,而我每个星期两个晚上在他的枕边睡着,该做如何感恩戴德的美梦。
可怜的是我从不敢去奢望。每次他从背后抱住我,很想给他多一点的回应,但始终胆怯一句真心话会不会破坏了情欲的气氛。结束新城项目的那天晚上,跟客户喝得烂醉回到他的家。已经熟睡的他被我在洗手间的阵阵干呕吵醒,额头贴着温热的白毛巾,跟他说我要回广州,再也不回来了。朦胧中看见他被月光投射的表情,第二天再也想不起来。我想大卫是爱我的,轻声问了句回广州还见面吗,我努力地摇头,这是最后的防线,我怕崩溃太快,痛苦来得更长。于是,我们在新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分床而眠。
这可能是我最狼狈的一次分手,因为我完全忘记各种细节。第二天酒醒收拾行李时,他已经去上班了。四个月的时间不知不觉地在新城置办了一个新家,杯碟都成双,我只带走自己来时的家当。回去的车上发信息给他:谢谢你四个月来的照顾。他回应:好好照顾自己。我一下子把信息编辑好,却按在回复键上,枕着摇晃的车窗睡着,转眼回到了广州,信息始终没发送出去。
被分离的生活流回我的时间表里。当晚子扬打电话来:你彻底回到我身边了。我推说太累,拒绝为这个理由庆祝一番。
午后一点的午餐,晚上九点的晚餐,子夜两点的宵夜。三餐之间,飞逝了三个月的青春,回家过了新年又重回这个城市。和子扬依然断断续续每个星期都见上两三次,他慢慢习惯我的生活节奏和习惯,不时出现和不多的言语。
喜爱摇滚的他被我逼着学了一首粤语流行歌,在酒吧初啼那晚,我接到大卫的电话:小墨,我下个星期就出发去长春了。我捂住右耳飘进来的音乐,对着话筒大声说:恭喜恭喜,一路顺风前途似锦!这里好吵,以后再找你。
大卫迟疑了一下,说了声再见。我挂下电话,这一年的寂寞终于按耐不住流出眼眶。我毕业的第一年,清淡的辛苦和寻觅的无奈在酒杯碰撞中,在子扬蹩脚的粤语歌曲中,瓦解,溃堤。
我想我是太喜欢这首歌了,眼睛不能没眼泪。我始终需要哭一场。
......
我23岁那一年的记忆,白天比之前22年都来得真实,夜晚比之前22年都来得虚幻。
那时候我刚刚毕业,把披肩的长发烫成大卷。学校时舞会的闪亮眼影统统扔掉,短裙和网袜束之高寝。我把过去打包扔掉,忘记自己曾是多么乖张的小女孩,逃课睡觉,宵夜喝酒,清晨披着男孩子的长袖运动服离开酒店,带着昨夜的温存踩着歪歪曲曲的高跟鞋走回校园。
带着精致的妆容,站在某个港资公司门口,初试复试最后面试,一路过关斩将,我从未怕过,对于迈入社会大学,不需任何调适。三个月后,西装笔挺的我坐稳了公关主任的位子。老总对我很是满意,他总是语重心长地说:墨菲阿,你差的只是一点经验而已,时间久了,你会很出色的。
是的,我什么都能战胜,除了时间。它让我遗忘,让我说谎,过去的快乐悲伤都忘掉,让我重新选择变成另一个人,若不完成这种锐变,无法实现有满足感的成就。于是,服装变得职业,微笑变得职业,交流变得职业。每次走在广州灯火阑珊的夜晚,拿着手提电脑的我,像被束缚着无处可走,只能淡然回家。
一个人加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渐渐习惯这会是我的都市生活。
偶尔不用加班的夜晚,恨恨地在办公室坐了两个小时,突然发现不懂怎么打发时间,于是把电脑锁上,带着疲惫的制服去了酒吧。然后遇上子扬,喜欢上他的身材和体温,从不问他现实的问题,不想相处,知道一切无意义。
第一次晚上是在我家,他似乎还想客套,我用肢体拒绝了这种尴尬,我心想他会高兴的,大家都只是需要拥抱。五小时后我起床去上班,他挣扎着陪我到M记吃了早餐,我索然无胃口,情愿打包也不想与他白天四目相对。他送我到公司楼下说下午睡醒打电话给我,我在电话里跟他说不必认真,一夜情很好,何必拍拖呢。他挂了我的电话,之后两个月没了联系。
子扬只是这一年里的第一个。子扬之后的两个月是用啤酒消暑的夏天,不用加班的夜晚,我用年轻的脸庞换来别人的请酒。每个酒吧我都只去一次,却从来不带人回家。心想子扬算识相,倘若知道住址又碰上纠缠的,后果就不堪了。我以为我会满足于这种满足,因为太忙而一直没时间谈恋爱的我,遇不上心愿挤时间陪伴的人,把零散的岁月给了不同的男人。
工作的第五个月,公司派我去新城短期出差。每个星期都要在这个离广州两个小时的小镇呆上三天两夜。老总让秘书帮我租房子,我说自己来,然后打电话给大卫:我来了。
于是生活在我的手腕佩戴上两块表,一个是广州时间的自由迷茫,一个是新城时间貌似稳定的伪恋情。
大卫每个周末都回广州,但我们从没见过。所有的相聚都在新城他的房子里。有过几次,我们试探着问对方,在广州忙些什么。然后得到一些很常规的答案。他要陪家人,我得忙工作。这种简单的满足打发了彼此的不安,又劝说自己,反正一切无果,不必太究真。
又有几次,他开车接我回家,同事问起我都说他是我表弟。这么清秀的弟弟,让不少女同事垂延三尺,于是我帮他少报了几岁,说他家里穷很早参加工作了,职业是司机,开的是公司的车。这样的条件,让所有现实的女性都规避不已。只有我明白,他是怎样的公子哥,身边会有花团锦簇的女人,而我每个星期两个晚上在他的枕边睡着,该做如何感恩戴德的美梦。
可怜的是我从不敢去奢望。每次他从背后抱住我,很想给他多一点的回应,但始终胆怯一句真心话会不会破坏了情欲的气氛。结束新城项目的那天晚上,跟客户喝得烂醉回到他的家。已经熟睡的他被我在洗手间的阵阵干呕吵醒,额头贴着温热的白毛巾,跟他说我要回广州,再也不回来了。朦胧中看见他被月光投射的表情,第二天再也想不起来。我想大卫是爱我的,轻声问了句回广州还见面吗,我努力地摇头,这是最后的防线,我怕崩溃太快,痛苦来得更长。于是,我们在新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分床而眠。
这可能是我最狼狈的一次分手,因为我完全忘记各种细节。第二天酒醒收拾行李时,他已经去上班了。四个月的时间不知不觉地在新城置办了一个新家,杯碟都成双,我只带走自己来时的家当。回去的车上发信息给他:谢谢你四个月来的照顾。他回应:好好照顾自己。我一下子把信息编辑好,却按在回复键上,枕着摇晃的车窗睡着,转眼回到了广州,信息始终没发送出去。
被分离的生活流回我的时间表里。当晚子扬打电话来:你彻底回到我身边了。我推说太累,拒绝为这个理由庆祝一番。
午后一点的午餐,晚上九点的晚餐,子夜两点的宵夜。三餐之间,飞逝了三个月的青春,回家过了新年又重回这个城市。和子扬依然断断续续每个星期都见上两三次,他慢慢习惯我的生活节奏和习惯,不时出现和不多的言语。
喜爱摇滚的他被我逼着学了一首粤语流行歌,在酒吧初啼那晚,我接到大卫的电话:小墨,我下个星期就出发去长春了。我捂住右耳飘进来的音乐,对着话筒大声说:恭喜恭喜,一路顺风前途似锦!这里好吵,以后再找你。
大卫迟疑了一下,说了声再见。我挂下电话,这一年的寂寞终于按耐不住流出眼眶。我毕业的第一年,清淡的辛苦和寻觅的无奈在酒杯碰撞中,在子扬蹩脚的粤语歌曲中,瓦解,溃堤。
我想我是太喜欢这首歌了,眼睛不能没眼泪。我始终需要哭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