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中医的心神观
中医中的心和西医中的有很多差别,其中一个重要的也是主要的差别就是中医观念里面的心指感受上而非绝对物质上的。这一点区别是中医理论区别于西医的一个普遍原则。今天听完翟老师百家讲坛关于心的部分,下面来做一些摘要。
一、什么是心?
中医认为,心是最重要的器官。“心为君主之官”,可以将它看作五脏六腑的“君王”,可见其重要性。而“心者,居于人身之中”,可见其在中医认知中的核心地位。
心是“身之本,神之住”,是掌管身体的根本、精神的容器。什么是神呢?神可以说是心的一体两面,它指生命活动的现象、意识、思维。
十二腑脏(心肝脾肺肾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心包)中的心包为心之辅官,若心为帝王,则心包可看作侍卫、太监。心包的作用有二,它可向身体其他器官传达心神,也可作为替身在邪魔入侵时护卫阻挡。
二、心的作用
在中医中,心主宰着全身,包括各个器官、人的行为和外在表现出的形体特征(指性格、面相等方面)。
若心出现问题,“痰迷心窍”时,可能会引起三大类的不健康。第一,可能引起身体上的不适(对应引起各种器官上的不健康),如四肢抽搐(肝)、眼上翻(肝)、乱叫大叫(肺)、大小便问题(肾)、口吐白沫(脾)等现象;第二,可能会引起精神上的不适,如愣神、意识丧失等;第三,可能引起感受上的不适,例如在西医检验中并无病变的感受胸闷气短、心痛、喉咙发堵等症状。
三、具体应用
第一,衡量健康的标准:“形与神俱”,心健康了,形与神才有相和谐的可能。中医中有“五快”和“三良”来衡量心身健康,其中“五快”指,吃喝拉撒睡说走;“三良”指,拥有良好的个性、良好的为人处事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第二,内关穴的作用。内关穴,别名阴维穴,此穴位处于手腕的横纹之上二寸、两经中间。内关穴对于心的养生很有帮助,对治疗失眠、心绞痛、心血管疾病等有较好效果。有时表现出胸闷气短,甚至后背痛、腹部痛,也可能是心的问题,可以按压内关穴进行调理。
第三,交泰丸的原理。交泰丸的主要成分为黄连和肉桂,其中黄连作用于心经,可降心火;肉桂作用于肾经,可温肾水。而心在肾之上,心火下沉、肾水上升,不就在中间“交泰”了吗?交泰丸可治疗失眠等心神症状。
另外,“水火相交,脾胃黄婆”,脾胃是中间的道路、媒介。脾胃一体两面,属土,故为黄。水火相交时,也需要中间媒介可通,因此也需注意。
第四,枣仁粥养心神、补肝血。